文|天下财道 捷锐
时隔3个月,今年第二家科创板拟IPO企业露脸。
新芯股份日前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募资48亿元,募投项目合计投资额高达310亿元。
融资额高达数十亿引人关注。如此大的胃口,新芯股份到底有何过人之处?IPO的前景又如何呢?
趋势欠佳
新芯股份全称是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主要聚焦于特色存储、数模混合和三维集成等领域。
在招股书中,新芯股份自称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
但从财报来看,公司经营业绩趋势欠佳。
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下称“报告期内”),新芯股份营收分别为31亿元、35亿元、38亿元和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 亿元、7 亿元、4亿元和1487万元。
归母净利润在2023 年降幅高达 45%,今年一季度下滑更加显著。
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归母净利润受行业周期性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临近冲击IPO前,新芯股份的综合毛利率也呈现出持续下滑态势,且逐渐低于同业可比公司均值。
2023年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和16%,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26%、22%。
对此,公司称”受市场需求、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毛利率水平存在一定波动。”
与此同时,新芯股份的产能利用率同样呈整体下行走势,分别约为100%、91%、79%左右。
在此情况下,公司竟然还要拟募集庞大的40多亿元资金,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三期等项目。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环境不佳、产能利用率不高的背景下,盲目募资扩产的决策可能面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产品市场前景不佳等风险。
对高科技企业来说,研发投入无疑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而新芯股份的研发费用率也明显低于行业均值。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约为6%、6.7%、6.9%、7.5%,行业均值则分别约为11%、9%、12%、13%。
存疑之处
除了财报显示出的问题,招股书中还有其他令人不解之处。
首先,是上市前突击分红的特征。
就在IPO申报前的2023年,尽管当年净利润出现下滑,且不足4亿元,新芯股份还是进行了高达5亿元的现金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国九条相关规定及监管要求之下,公司 IPO 前实施大额分红的行为,已成为当下监管部门着重关注的问题。
其次,围绕新芯股份,还有个神秘的“公司三”。
招股书显示,新芯股份与一家化名为 “公司三” 的关联方关系颇为复杂。
2021年9月,新芯股份向“公司三”借入资金7亿元,借款年利率1.75%。报告期内,新芯股份向“公司三”支付利息分别约为291万元、1213万元、1013万元和221万元。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尚未偿还的借款本金余额为4.3亿元。
奇怪的是,新芯股份一边向“公司三”借款,一边又向“公司三”购入设备。
2023年,公司耗资约21亿元向“公司三”采购设备。按照新芯股份的说法,公司向“公司三”购买的设备中部分在出售时甚至已设立抵押。
不仅如此,新芯股份还会从“公司三”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报告期内,交易金额分别约为2659万元、1306万元、573万元、2万元。
“公司三”到底是哪家公司?为何其它公司都是真名实姓,唯独此家不能披露其具体名称?新芯股份和“公司三”到底是何种关系,以致于产生如此频繁紧密的业务联系?
针对以上诸多疑问,《天下财道》向新芯股份寻求答案,但公司方面未能给出任何解释。
无实控人
看上去,新芯股份控股股东是长控集团,后者直接持有其大约68%的股份。
但是,长控集团自身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
结合长控集团的历史沿革、公司章程、董事高管提名及任命情况、股东会和董事会对重大事项的表决结果、内部治理结构及日常经营管理决策,长控集团不存在实际控制人,因此新芯股份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无实际控制人导致新芯股份存在一定风险。
新芯股份在招股书中也坦承,这可能影响其对于下属子公司的决策效率,使公司存在错失发展机遇的风险。未来若控股股东发生股权变动,可能间接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进而给经营和业务稳定带来潜在风险。
当然,新芯股份也有自身优势,公司董事兼总裁孙鹏,副总经理周俊、王宁,制造中心负责人王森均曾任职于国内头部企业——中芯国际。
48亿的超高募资额,加之领军者的身份比较特殊,以及公司高层变动比较频繁,新芯股份甫一披露招股书就受到市场密切关注。
上述诸多问题缠绕的新芯股份,IPO之途能否走通,目前尚没有答案。
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分析说,新芯股份如果想顺利上市,应充分论证扩产必要性,尽快扭转业绩下滑趋势,加强信息披露工作,积极回应市场和投资人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