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失能老年人“出门难”,门口近在眼前却难跨越?

   时间:2024-10-18 09:02:32 来源:ITBEAR作者:陈丽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每天,身高仅一米六多的郭女士都要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陪伴中度失能的父母下楼锻炼。尽管居住的是电梯房,但从卧室到电梯的走廊却让轮椅难以通行,每次出行都需一番周折,这让郭女士筋疲力尽。

“为何不在家照顾?”面对《法治日报》记者的提问,郭女士表示,许多失能老年人家庭都有同感,长期“与世隔绝”会让老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加速恶化。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便出门,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缺失等问题也会给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诸多不便。

专家指出,我国在无障碍出行权益方面已有所成效,但仍需完善。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细化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公众对失能老年人出行权益的认识和尊重,是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键。

徐婷,一名浙江的社会工作者,对陪伴失能老年人下楼的经历记忆犹新。她描述了一次帮助两位老人下楼的艰难过程,即便是有人帮助,失能老年人出门也异常困难。

贵州省贵阳市的钱楠,刚失能时,家人常想带她出门“解解闷”,但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楼,如何下楼成了难题。家人购买了“电动爬楼轮椅”,然而使用过程却险象环生,钱楠因此三个月未下楼。

心理上的障碍也常让失能老年人拒绝出门。江西省宜春市的梁女士的外婆,最初抗拒轮椅,觉得显得“弱势”,甚至“丢人”。尽管后来逐渐接受,但一次打车经历让她决定不再外出,以免“麻烦别人”。

许多失能老年人宁愿待在家中,减少外出,这不仅是对身体衰退的担忧,更是对社会目光的敏感。几步台阶,几句话,就可能让他们与世隔绝。

即便出了门,失能老年人也常面临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凌女士的外婆依赖轮椅出行,但她发现许多无障碍通道设计不合理,电梯不够宽敞,每次出行都需精心计划。

北京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无障碍设施有所设置,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困境,如设施老旧、标准不健全等,许多地铁站及周边公交站的无障碍设施合规覆盖率并不高。

然而,也有好消息。北京市白纸坊街道的武芳家的失能老年人,因社区特别定制的专属坡道,出行变得容易。这一“专属定制”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难题,让武芳深感温暖。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旨在保障失能老年人的无障碍出行权益。但专家和失能老年人家庭均表示,公众对失能老年人出行权益的认识和尊重同样重要。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叶刚建议,除了专门的法律外,还需要配套政策支持,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供出行补贴,以及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等。

同时,提高公众对失能老年人出行权益的认识和尊重也至关重要。社区可以组织宣讲活动,利用媒体宣传无障碍出行的重要性,鼓励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咨询志愿活动,组织座谈会共同探讨无障碍环境建设,并推广成功案例,激励更多社区和个人参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