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该校学科发展迈入新篇章。该中心由我国天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袁峰担任主任,其成立不仅是复旦大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预示着中国天文学发展的新起点。
天文学作为探索宇宙奥秘的学科,对国家学科发展布局具有基础地位,并催生了最早的科学革命。它不仅是基础学科发展的重要引擎,还催生了如粒子与核天体物理、天体化学等交叉学科。
据统计,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几乎都拥有天文系或物理与天文系,而我国设立天文系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近年来,我国明确将天文学作为重点基础学科发展,并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天文观测设施,提升了在国际天文界的参与度。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大学,其“数理化天地生”六个基础学科中唯独缺少天文学。然而,复旦大学与天文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前身震旦学院正是创办于徐家汇老天文台。建立天文学科是复旦大学多年的谋划,如今终于得以实现。
袁峰表示,他们计划在两三年内建成一支由8-10人组成的精干研究队伍,以达到学科发展的临界质量。复旦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将围绕高能天体物理、星系形成与演化等研究方向发展,并为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袁峰在天体物理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建立了黑洞吸积外流理论,并解决了吸积理论中一个“特别困难”的基本问题。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天文学界广泛认可,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复旦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成立,无疑将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期待其尽快迎来“拔节期”,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天文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