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诺奖迎来“AI时代”,人类未来之路怎么走?

   时间:2024-10-11 23:26:14 来源:ITBEAR作者:唐云泽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3北京智源大会上,“AI教父”杰弗里·辛顿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若青蛙创造了人类,谁将掌握主动权?”这位谷歌前任副总裁,不惜放弃十多年的职位,只为自由探讨“人工智能的危险”。然而,一年后的今天,AI非但未如他所言的“毁灭人类”,反而为他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荣耀,同时,诺贝尔化学奖也授予了三位利用AI研究蛋白质结构的科学家,这一结果震惊了整个学术界。

诺奖的颁发,不仅是对科学家们的认可,更是对“AI辅助科学研究”这一趋势的肯定。与此同时,英伟达在华盛顿启动了为期三天的“AI峰会”,聚焦AI在应用层面的成功。英伟达企业平台副总裁鲍勃·佩特表示:“世界正处在AI应用的边缘。”

杰弗里·辛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方面的奠基性贡献,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界。而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则授予了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AI科学家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成就。

在这些案例中,AI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交叉学科、跨界融合的方式应用于具体科研领域。英伟达AI峰会上,鲍勃·佩特强调了AI在现实领域的应用,从智能助理到医学图像分析,AI正帮助各行各业实现突破。预计人工智能将在所有利用该技术的行业里产生高达20万亿美元的影响。

事实上,不只是英伟达,meta、特斯拉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AI应用。这表明,AI的发展重心已从早期的算力层、模型层,全面转向最终的应用层,技术进步也将由“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资本的强大推动力。近年来,中美欧的科技巨头和投资机构争相投资AI。以亚马逊、微软、Alphabet和meta为例,他们在今年第二季度共投资了500多亿美元用于AI。同时,中国的阿里、腾讯等也不甘示弱,积极收购国内AI初创公司。

然而,这种投入虽不计成本,但企业仍需追求营收和利润增长。目前来看,除了英伟达等上游厂商盈利丰厚外,大多数大模型都在亏损。因此,无论是算力芯片公司还是科技巨头,都需要让AI在应用层面展现出商业化能力,以吸引更多人和资金参与。

AI产业革命的演进,可借鉴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的“微笑曲线”理论。在AI产业链中,GPU制造/云计算和AI应用环节往往能获取较高利润,而中间的大模型开发环节则面临利润低、变现慢的窘境。因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始尝试垂直整合,以增强竞争力。

英伟达、AMD等GPU厂商,Open AI等大模型厂商,以及苹果、微软、特斯拉等应用端厂商,都在尝试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这种一体化战略曾帮助苹果、比亚迪等企业在各自行业中取得巨大成功,或许也能为AI时代的企业带来启示。

在这场科技革命浪潮中,谁能率先将芯片、算力、数据、模型、应用这五点统一,谁就能最先摘到“低垂的果实”。这一趋势不仅影响着AI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