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科大讯飞近期发布的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当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激增202.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8.95亿元,同比增长25.19%。这一数据标志着公司单季净利润与现金流首次实现双转正,印证了其长期技术投入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从全年数据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89亿元,同比增长14.41%。尽管归母净利润仍存在0.67亿元亏损,但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80.6%,扣非后亏损幅度亦缩减27.83%。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同期研发投入达31.88亿元,占营收比重18.76%,持续保持高强度技术投入。这种"研发驱动增长"的战略在资产负债端得到验证:截至9月末,流动资产249.15亿元完全覆盖流动负债167.84亿元,优质客户占比超80%的应收账款结构,配合系统性回款机制,为现金流稳定性提供保障。
在大模型商业化领域,科大讯飞展现出显著领先优势。据第三方机构监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项目中,以项目数量和金额双第一的成绩领跑行业。仅第三季度,大模型相关项目中标金额即达5.45亿元,相当于第二至第五名总和的1.88倍。这种市场统治力源于其技术生态的深度构建:新增开发者超122万,其中大模型开发者达69万,形成技术迭代与行业应用的良性循环。
技术突破方面,讯飞星火大模型在核心能力测试中持续领先。其数学、翻译、推理等指标位居行业前列,多模态交互系统实现语音、图像、文本的同步处理。特别在金融领域,基于垂直数据训练的模型接通转化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教育领域积累的超500亿条学习行为数据,医疗领域1亿份电子病历,构成独特的数据资产壁垒。这种技术优势在跨国应用中得到验证:翻译机中英同传准确率超98%,延迟控制在2秒内,达到专业口译水准。
金融行业成为技术落地的重点突破口。监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科大讯飞中标24个金融大模型项目,金额达2815万元,主要集中在智能客服与数字人领域。其语音技术积累与大模型能力的融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同期358个金融行业大模型项目中,93个未披露金额的项目外,其余265个项目披露金额总额达9.55亿元,同比增长298%,凸显市场爆发式增长态势。
多业务协同效应持续放大。教育领域,"因材施教"系统已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服务超千万师生。安徽某中学应用案例显示,AI阅卷系统使教师批改效率提升40%,学生错题分析准确率达92%。医疗领域,智医助理完成诊断超10亿次,基层医疗机构辅助诊断准确率达97%。9月发布的东盟多语言医疗大模型支持8种语言实时交互,为跨境医疗合作开辟新路径。
资本运作层面,公司9月修订的定增预案显示,40亿元募资中24亿元投向算力平台建设,8亿元用于教育大模型研发,剩余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这种战略调整反映清晰发展路径:通过租赁模式快速扩充算力规模,支撑"模型底座-行业模型-智能体应用"的技术闭环迭代。
市场机构对科大讯飞的发展前景给出积极评价。国金证券指出,公司C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教育产品研发持续加强;国盛证券明确表示,三季报业绩超预期,利润增长显著,标志着进入业绩释放期。技术面分析显示,公司股价以60日均线为支撑震荡上行,周线图显示60.99元价位形成历史强阻力位,在年报业绩支撑下或挑战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