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首套自主设计、采购、建设的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装置在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中实现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该装置正式进入生产阶段。10月20日,随着合格环氧丙烷及苯乙烯产品顺利产出,项目团队用48小时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开车速度新纪录。
作为中国石油首次完整切入环氧丙烷产业链的关键项目,该27万吨/年PO/SM装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由寰球北京公司与寰球六建公司组建联合体执行。项目自2023年10月8日开工以来,通过整合设计、采购、施工资源,形成深度协同效应。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借鉴浙石化等同类项目经验,建立三方协调机制,针对工艺优化、设备安装等环节开展120余次专题研讨,提前化解技术难题23项。
在质量管理方面,项目构建全流程追溯体系,实施"网格化"安全管控,将132个质量检查点纳入动态监控。项目党支部通过开展"百日攻坚"劳动竞赛,组织技术攻关小组解决设备调试难题17项,最终实现装置高质量中交。这种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的模式,为项目推进注入强劲动能。
开车准备阶段,项目部组建涵盖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的30人专家团队,实施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针对投氧、升温等关键环节,制定9套应急预案,开展4次全流程模拟演练。10月18日10时18分,过氧化反应器正式投氧,经过精准控制反应温度、压力等参数,最终在48小时内完成从投料到产出合格产品的全过程,较国内同类装置平均用时缩短36小时。
该装置的顺利投产,预计将使华南、华东地区环氧丙烷自给率提升12%,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项目采用的共氧化法工艺技术,使苯乙烯单耗较传统工艺降低8%,环氧丙烷选择性提高至82%,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业主方表示,项目执行过程中展现的专业能力,为后续同类装置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