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与电池行业头部企业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重要合作,双方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公司已完成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公示。根据公示信息,该合资企业由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与欣旺达动力各持股50%,业务范围覆盖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此次合作并非行业首例。近年来,整车企业与电池供应商通过合资模式深化产业链整合的趋势愈发明显。以欣旺达动力为例,2022年其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的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宁德时代则通过与上汽、广汽、吉利等车企组建合资企业,构建起覆盖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的供应网络。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深度绑定模式既能保障车企的电池供应稳定性,又能帮助电池厂商降低产能投资风险,形成双赢格局。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与欣旺达的合资项目具有特殊战略意义。据内部人士透露,理想汽车将在动力电池的产品设计、工艺路线及材料选择等环节发挥主导作用,这与该公司此前在电驱动系统、碳化硅模块等领域推行的"自研自制"策略一脉相承。此前,理想已通过与汇川联合动力、湖南三安半导体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在供应链管理层面,理想汽车形成了分层合作体系:核心体验环节坚持自研自制,关键技术领域实施自研但委托生产,前沿技术领域开展深度联合开发,通用产品则通过战略合作优化定义。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曾公开表示,技术选择标准主要考量三点:是否构成产品核心竞争力、开发速度能否匹配整车研发节奏、合作伙伴能否保障质量稳定性。以碳化硅模块为例,由于当时供应商无法满足快速迭代需求,理想最终选择自建产线。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近期在电池领域动作频频。除与欣旺达组建合资公司外,其还与宁德时代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为理想全系车型提供多元技术路线电池产品,涵盖三元锂、磷酸铁锂、M3P及钠离子电池等。双方联合开发的5C超充电池已应用于理想MEGA车型,该技术由超千人研发团队历时数十个月打造完成。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理想汽车通过"合资建厂+技术主导"的组合策略,正在构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供应链生态。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全产业链重资产投入的风险,又通过深度参与核心环节确保了技术话语权。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供应链管理能力或将成为决定车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