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券商发债热潮涌动:年内规模破万亿,七家大券商发债均超500亿

   时间:2025-09-19 05:41:34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境内券商近期发债动作频繁,资本补充需求显著提升。据统计,9月上半月券商境内发债规模已突破1100亿元,仅9月17日当天就有财通证券、中国银河等4家机构完成超8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这一数据延续了8月创下的年内单月发债规模纪录——当月49家券商合计发行2676亿元债券。

市场活跃度提升与业务创新成为推动融资的关键因素。惠誉评级分析师指出,7-8月两融余额从1.85万亿元增至2.26万亿元,增幅达22.2%,直接带动券商资本消耗型业务扩张。中航证券分析师认为,低利率环境进一步强化了债券融资优势,当前1.89%的平均票面利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促使机构倾向于拉长久期锁定成本。

从债券品种看,证券公司债仍是主力军。截至统计日,年内已完成415只公司债发行,规模超7500亿元,占比67%;短期融资券发行218只,规模近3700亿元。这种结构反映出券商在优化负债管理的同时,持续强化资本实力以支撑业务发展。公司债的主导地位与其低成本、长周期特性密切相关,尤其适合匹配两融、衍生品交易等中长期资金需求。

头部券商成为发债主力,7家机构规模超500亿元。中国银河以1029亿元领跑,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分别以897亿元、758亿元紧随其后。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等5家机构发债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31家券商年内发债超百亿元,形成明显的梯队分布,其中11家规模在200-500亿元区间,13家处于100-200亿元区间。

资金用途呈现多元化特征。以国泰海通第五期公司债为例,80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置换到期债券。国信证券25国证10债券则采取"33亿偿债+10亿营运资金"的分配模式。部分机构对资本消耗业务作出明确限制,如中国银河承诺不超过10%的募集资金用于融资融券等业务,华泰证券50亿元债券中也设置相同比例上限,体现风险管控意识。

监管环境变化持续影响融资策略。在股权融资趋严背景下,债券融资凭借规模优势、成本可控性和期限灵活性,成为券商扩张的核心渠道。分析人士指出,这种融资偏好既能避免股权稀释,维持治理结构稳定,又能精准匹配不同业务线的资金周期需求。随着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预计券商发债热度将保持高位。

从月度数据看,发债节奏呈现明显加速趋势。7月44家券商发行1622亿元债券,8月规模增至2676亿元,9月上半月已达1140亿元。这种增长态势使近两个半月发债规模占全年比重达47%,接近上半年总和。全年累计发债规模已达1.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7%,显示行业资本补充需求持续旺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