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一项重要数据: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335万人。为确保这一大规模考试的顺利进行,教育部已联合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教育部强调,各地需承担起主体责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面排查潜在风险,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具体工作包括考试组织、考试环境治理、考风考纪建设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考试安全无虞。教育部还将推动各地建立健全考务管理工作制度,明确考务人员、试卷管理、考试实施、安全保密、评分阅卷等全流程规范要求,以实现考试招生工作的公平、安全、科学与规范。
在考试安保方面,教育部将与相关部门携手,加强对命题基地、印刷厂、保密室等关键区域的安全保护,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防止试题试卷泄露。所有监考人员需通过网上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以提升其履职能力。
针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可能对考试造成的影响,教育部已要求各地提前研判地质灾害和气象风险形势,排查考点周边安全隐患,修订应急预案,细化处置流程,并加强应急演练,确保考试能够顺利进行。
教育部还提出,要全方位防范舞弊行为,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为此,将指导各地联合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包括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清理涉考虚假公众账号、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以及治理涉考培训机构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教育部将推动智能安检门的功能升级,加强对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等违规物品的检查。还将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确保考点内无线电信号屏蔽全覆盖,强化考场监考巡考,推动智能巡查巡检,构建起严密的考试安全防护网。
为深入开展“2025高考护航行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12个省份的16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了盲文试卷,为1.4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了合理便利。同时,依托各地中学和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考生心理疏导和关心帮扶工作,帮助考生调适考前状态。教育部还优化升级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指导各地积极建设完善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中学一线教师的培训,为考生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志愿填报服务。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如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多渠道、多方式的政策解读、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
最后,教育部强调,将加强对培训机构和自媒体账号涉高考行为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组织诈骗或作弊、诱导考生填报志愿以及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