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低利率时代,公募与银行理财“存款替代”大战谁领风骚?

   时间:2025-05-28 14:15: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金融市场迎来了一系列显著变化,避险情绪和存款流动趋势加速推动了资金向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迁移。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4月份公募货币基金规模大幅增加,单月增长了6623亿元,使得公募总规模跃升至33万亿元的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货币基金的强劲反弹,尽管一季度因同业存款自律倡议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所下降,但4月份规模实现了强势回归。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市场也呈现出回暖态势。截至5月25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高达31.44万亿元,相比3月底净增长了2.41万亿元,重新站上了历史高位。这一增长趋势显示出,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正在积极寻找收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在2023年年中首次超越了银行理财,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头羊。然而,随着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这一领先地位似乎不再稳固。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之间的竞争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特别是在如何做好“存款替代”方面,成为资管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公募基金的具体分类来看,4月份开放式基金中,仅混合基金规模略有下降,这主要受股市下挫影响,而非赎回压力所致。相反,混合基金份额还实现了净申购。而其他开放式基金类型,尤其是固收类产品,均呈现出份额和规模双增长的态势。货币基金增量最多,债券基金规模也有所增长。

含权产品方面,股票基金规模也有所增长,ETF的抄底动作明显。受关税政策影响,国家队护市买入宽基ETF,为市场提供了较多的抄底资金。QDII基金规模也实现了小幅增长。

在银行理财方面,随着各大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投资者加速将资金从存款转向银行理财产品。央行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部门存款减少了1.39万亿元,而同期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了1.57万亿元。这表明,存款正在加速流向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低风险资管产品。

普益标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银行理财存续产品达4.2万款,其中短期限理财产品备受追捧。固收类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尽管在低利率趋势下,货币基金和短期限理财的收益空间被压缩,但与活期存款相比,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有专家指出,随着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揽储难度,但这也将为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带来增量资金。对于债市而言,存款利率下调可能会推动广谱利率进一步下行,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存款搬家”。

在低利率背景下,如何做好“存款替代”成为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银行依靠渠道优势,而公募基金则凭借投研优势,两者在“资管一哥”宝座上的争夺或将进入胶着状态。

投资者在寻求更高收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风险管控。因此,资管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也是确保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总体来看,当前金融市场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投资,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