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珠三角具身智能崛起,全球高地如何锻造?

   时间:2025-05-23 10:13:23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4年晚些时候,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于香港科技大学被授予工程学荣誉博士学位的仪式上,高度赞扬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器人产业,称其为全球范围内唯一融合了机电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区域,并断言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这一评价深刻揭示了珠三角地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科创学院的创始合伙人及副院长于盈,在与证券时报记者的交流中透露,珠三角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应用的独特生态系统。这里聚集了全球领先的垂直细分供应链资源,产品迭代速度可达硅谷的5至10倍,而成本仅为硅谷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东省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2200亿元。珠三角凭借其深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和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迅速崭露头角。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在资本市场的强力推动下,正稳步迈向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的领先地位。

位于东莞松山湖国家高新区的XbotPark机器人产业基地,自2014年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等人创办以来,已培育出超过80家硬科技公司,其中包括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这些公司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该基地通过链接大湾区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和供应链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极大节约了初创企业的成本和管理精力。

佛山机器人产业同样在崛起,家电巨头美的自2017年收购库卡后,迅速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成为行业龙头。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实现了“机器人造机器人”,并致力于关键机器人零部件的研发和人形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开发。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已在工厂的设备巡检、零部件检测和简单装配等场景中得到了应用。

深圳同样在加速推进具身智能的产业化发展。被称为“机器人谷”的区域,由于聚集了一批机器人及产业链企业,已经成为具身智能发展的重要基地。数字华夏等企业在该地区成立,专注于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推出了具有丰富面部表情和智能对话能力的人形机器人。该公司强调,深圳对于任何想要实现产业化突破的机器人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

珠三角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本土企业的深度参与,为机器人厂商提供了自主可控、丰富多元的选择。例如,乐聚在研发人形机器人时,曾高度依赖进口核心零部件,但随着珠三角国产供应链体系的日益完善,其国产化率已超90%,珠三角本土供应商成为关键支撑。

珠三角的产业化能力体现在惊人的产品迭代速度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上。企业反馈显示,珠三角的产品更新周期能压缩至以月计算,远超国内其他地区。同时,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等多元场景为机器人创新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落地空间。其中,汽车制造领域成为众多机器人公司优先布局的战场。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珠三角的一批供应链企业凭借自身业务优势,向具身智能产业嫁接,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例如,兆威机电推出的指关节内置全驱动力单元灵巧手产品,具备17个主动自由度,可独立完成复杂精细操作。奥比中光则在3D视觉感知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机器视觉产品已成功集成至英伟达Isaac机器人平台。

资本在珠三角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广东省和深圳市分别设立了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核心领域的科技项目。珠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借助资本市场加速发展,如奥比中光披露了定增计划,拟募资用于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