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广电系海看股份短剧业务初探:净利率破50%,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时间:2025-05-21 13:04:0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山东广电旗下上市公司海看股份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度财报及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揭示了公司在保持IPTV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微短剧市场这一新兴领域。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海看股份在2024年全年实现了9.79亿元的总营收,尽管这一数字与上一年度相比有1.37%的微幅下滑,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仍然达到了4亿元,净利率保持在40%以上的高位。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为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净利率更是突破了50%。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公司独家运营的山东IPTV集成播控业务所带来的稳定收益。

在业务结构方面,IPTV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支柱,持续贡献了超过95%的营收。其中,IPTV基础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7.95亿元的收入,同比微增0.02%;而IPTV增值业务收入则同比下滑了14.61%,达到了1.39亿元。这一变化可能与广电总局对电视“套娃”收费的整治措施有关。

尽管IPTV业务表现稳健,但海看股份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微短剧业务便是公司近年来重点拓展的领域之一。然而,尽管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八爪互娱来专门运营微短剧业务,并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与融创共建了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但这一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然较小。2024年,八爪互娱的净利润仅为1758.88元,显示出微短剧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微短剧业务的具体布局上,海看股份采取了全产业链试水的策略。除了建设影视基地提供拍摄服务外,公司还在移动端推出了“章鱼小剧场”微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以及“海看剧场”APP等多个渠道,试图实现“大屏+小屏”的多端联动。然而,由于剧目数量有限且缺乏买量投流,公司在移动端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相比之下,公司在大屏端的表现则更为亮眼。依托IPTV资源开通的短剧专区,海看股份能够精准触达4500多万山东家庭用户,尤其是对中老年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公司还积极与多省IPTV/OTT平台合作,推出了多部微短剧作品,如《河伯祭》、《代码与尾巴》等。

在内容创作上,海看股份充分利用其广电系背景,重点布局了“微短剧+”模式,推出了多部普法短剧及在微短剧+品牌、微短剧+非遗等方向进行探索的作品。然而,从财报数据来看,公司自主拍摄的微短剧数量仍然有限,更多的是通过引入二轮版权剧来丰富内容库。

尽管微短剧业务目前尚未形成盈利闭环,但海看股份在布局这一领域时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作为广电系企业,公司拥有移动互联网视听、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等稀缺牌照,在政策监管趋严的微短剧行业具备准入优势。同时,公司庞大的IPTV用户基础也为其在大屏端推广微短剧提供了传统视频平台难以复制的流量入口。

然而,海看股份在微短剧市场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字节、点众、麦芽等头部玩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内容-流量-变现闭环,而海看股份作为后来者在移动端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微短剧行业依赖投流、用户运营、数据分析等互联网能力,而传统广电系在编剧、运营人才储备上存在明显短板。这些挑战都需要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予以关注和解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