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AI眼镜集结“618”,能否打破Meta垄断格局?

   时间:2025-05-20 11:08:06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巨头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的近期访谈中,他大胆预言智能眼镜将成为远超虚拟现实(VR)的下一代产品,将其比作未来的手机,而非仅仅是电视般的VR。这一观点在2024年随着Ray-Ban meta的成功而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meta一跃成为扩展现实(XR)行业的焦点,并推动了AI眼镜市场的迅猛崛起。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激增216%,达到60万台。这一增长态势与VR市场的下滑形成了鲜明对比,VR销量同比下滑23%,至133万台,主要受制于内容生态的限制和高昂的价格。与此同时,增强现实(AR)眼镜市场虽保持平稳,但AI眼镜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科技界和创业公司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风口。

不仅meta在这一领域深耕,苹果和谷歌等国际巨头也在加速AI/AR眼镜的研发。在中国市场,自去年以来,“百镜大战”已悄然拉开序幕,众多品牌纷纷布局AI眼镜市场,期待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一位AI硬件投资人表示,AI眼镜是目前最为靠谱的AI硬件载体,其结合了AI与AR的潜力,尽管目前AR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AI眼镜作为过渡产品,承载着连接现在与未来的重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AI眼镜市场的八成增量来自meta,中国市场虽热闹非凡,但因产能等问题,多款产品仍处于“概念阶段”,未能真正面市。

随着618购物节的临近,国产AI眼镜将迎来首次大考。众多品牌计划在此期间密集发布新品,试图抓住上半年最大的销售窗口。这一波新品发布潮的背后,是供应链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品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

在国内市场,AR眼镜的发展速度已超越VR,自2023年下半年起,AR眼镜线上销量开始反超VR。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AR眼镜市场将迎来销量高峰,众多新品将推动市场向更广阔的消费级应用领域迈进。然而,由于技术限制,AR眼镜距离成为大众消费品还有一定距离,而不带显示的AI眼镜则成为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尽管meta在AI眼镜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国产品牌如雷鸟、Rokid等也在加速布局,试图在市场中分一杯羹。Rokid创始人透露,过去三个月,带显示的AI眼镜全球已交定金订单超过25万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也将陆续发布AI眼镜新品,共同“围攻”meta。

然而,国产AI眼镜市场也面临着“虚假繁荣”的质疑。同质化严重、缺乏能与meta抗衡的品牌、供应链产能等问题困扰着众多创业者。在618大考之际,国产AI眼镜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走向。

AI眼镜作为大模型最容易落地并实现突破的智能硬件形态,其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然而,要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还需要在AI算法定制化、眼镜设计舒适性、SKU多样性以及产能等方面下足功夫。国产AI眼镜能否在这场“持久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半场规则的制定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