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软银OpenAI千亿AI计划遇阻,“星际之门”能否跨越三重难关?

   时间:2025-05-12 20:16:18 来源:华尔街见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软银与OpenAI的“星际之门”计划遭遇重大挫折,1000亿美元投资蓝图搁浅。据彭博社最新报道,软银集团拟斥巨资打造的美国AI基础设施项目——“星际之门”,正面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严峻考验,融资进程陷入僵局,这无疑给AI领域的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

今年早些时候,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携手OpenAI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雄心勃勃地公布了“星际之门”计划,誓言立即投入1000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逐步扩大至5000亿美元规模。然而,时至今日,软银不仅未能确立融资框架,与各大银行、私募股权公司及资产管理机构的深入谈判也未见实质性进展。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为阻碍融资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悉,软银已与包括瑞穗、摩根大通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展开了初步接触,但鉴于经济波动加剧及AI服务成本下降,投资者对数据中心投资的热情大减,导致谈判迟迟未能取得突破。特朗普的激进贸易政策更是加剧了市场担忧,推高了资本成本,使得数据中心需求前景蒙上阴影。

数据中心建设成本的上升也给“星际之门”计划带来了额外压力。据分析,从服务器到冷却系统乃至芯片,所有组件都可能面临更高的关税,导致整体建设成本上涨5%至15%,部分运营商甚至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这对于本就资金密集型的AI基础设施项目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AI领域的竞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系列更高效、更经济的AI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中国的DeepSeek等,这些新模型对OpenAI相关项目的长期盈利能力构成了潜在威胁。投资者开始意识到,AI模型并非稀缺资源,价格战或将成为常态,进一步压缩了数据中心的利润空间。

尽管挑战重重,软银并未放弃推进“星际之门”计划。据悉,软银已在愿景基金内部组建了一支由20至30人组成的专业团队,专注于该项目的推进及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部署。团队核心成员包括美洲区董事总经理Vikas J. Parekh,他曾在愿景基金负责自动化及企业软件领域的投资。

然而,融资谈判的不确定性仍在持续发酵。市场担忧,“星际之门”计划的停滞可能预示着整个AI基础设施领域的繁荣正在降温,进而对近期因AI热潮而飙升的科技股产生不利影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