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其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机场板块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近日,海南机场(股票代码:600515.SH)宣布了一项重大收购计划,拟以自有及/或自筹资金,收购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的海南美兰国际空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兰空港”)2.375亿股股份,交易金额高达23.39亿元人民币,折合每股9.85元人民币。
此次收购若成功,海南机场将进一步对美兰空港发起全面要约收购,旨在维持美兰空港的上市地位。这一交易不仅将对海南机场和美兰空港两家上市公司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更牵动着数万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可能影响到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的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
从交易动因来看,此次收购是业务、财务和监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海南机场与美兰空港虽然同属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发控)旗下,但股权关系上却相对独立。海南机场主营机场管理、免税商业及临空地产,旗下管理着11家机场,而美兰空港则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运营主体,是海南航空客流与免税业务的核心。两者业务高度协同,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导致资源分散。
从财务角度来看,此次合并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海南机场2024年收入达到44亿元,美兰空港总收入为22亿元,合并后的总收入将接近70亿元。美兰空港作为优质资产,其盈利能力在2021年重整后持续恢复。若完成收购,将诞生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近6000万人次、免税面积超8.1万平方米的机场商业综合体。
对于海南省而言,此次收购也将带来多重利好。一方面,将增强自贸港基础设施的控制力,在航空口岸封关运作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将提升国资证券化率,符合国企改革的方向。还将消除关联交易,降低运营成本。
对于海南机场而言,收购美兰空港将带来显著的规模跃升。收购完成后,海南机场管理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显著提升,使其从区域性机场集团跃升为全国性重要航空枢纽运营商。同时,免税业务将成为核心增长极。目前海南机场通过参股形式参与美兰机场免税店和海南海航中免,但收益仅限于投资收益。并表后,日月广场与机场免税将形成“市内+离岛”的全场景覆盖,释放更大的协同效应。
此次交易还将完全打通海南机场和美兰空港的资金通道,大幅降低财务成本。交易前,海南机场因房地产收入利润占比较大而被划入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监管,受到严格的政策限制。交易完成后,海南机场资产负债及收入规模增加,尤其是机场主业资产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行业分类将由“房地产业”调整为“航空运输业”,将大幅解除公司涉房地产行业的政策限制,为后续资产注入预留更多的操作空间。
从同业比较来看,中国机场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海南机场的收购模式与上海机场类似,都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核心资产,优化航空资源调配,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欧洲机场并购呈现的专业化分工趋势也值得借鉴,保持品牌独立、侧重后台协同或许是一种更优的整合方式。
对于股东而言,此次收购也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海南机场股东而言,收购完成后公司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提升,降低整体估值波动性。对美兰空港股东而言,收购将改善公司流动性,使公司从流动性折价恢复到流动性溢价状态。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认清此次交易的长远价值,理性对待可能是最优选择。
此次收购不仅是简单的资本运作,更是区域经济战略的关键落子。对海南机场而言,这是从“管理型”向“运营型”转型的契机;对美兰空港而言,这是打破港股流动性困局的出路。此次交易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交易方案是否被各方所接受以及战略协同和业务整合能否落到实处。
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机场板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南机场若成功整合美兰空港,将在航空业新周期中占据先机,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这场收购的深层逻辑,比预测短期股价波动更为重要。
此次交易也将为海南机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机场+免税+临空经济”的生态构建,海南机场将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航空产业投资者关注。同时,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打通资金通道等方式,海南机场将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本基础。
在自贸港封关运作的背景下,此次收购无疑为海南机场和美兰空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打造两洋航空枢纽核心支点,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