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鞋业领域迎来了一桩震撼人心的私有化交易。全球知名的第三大运动鞋品牌斯凯奇(Skechers)宣布,已与巴西私募巨头3G资本达成最终收购协议,这笔交易的总金额高达94.2亿美元。
根据协议细节,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的全现金方式收购斯凯奇的所有流通股。这一价格相较于斯凯奇过去15天的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幅度达到了30%,同时也较其5月2日的收盘价溢价了28%。消息一经公布,斯凯奇的股价随即飙升,当日涨幅达到了惊人的24.35%,创下了自201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此次收购不仅是全球鞋类行业有史以来金额最高的并购案,也是3G资本在消费品领域的又一重大布局,继汉堡王和卡夫亨氏之后,斯凯奇将成为其新的重磅投资对象。交易完成后,斯凯奇将从公开市场退市,转变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然而,斯凯奇的现任管理层,包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格林伯格及其总裁迈克尔·格林伯格,将继续留任并执行既定的战略。
私有化被视为斯凯奇规避短期市场波动、寻求长期增长转型的关键举措。通过私有化,斯凯奇将摆脱华尔街的季度业绩压力,拥有更灵活的战略调整空间。例如,可以更加自如地调整供应链布局,如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地区,并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3G资本以其“控股+成本管控”的策略闻名于世,曾成功整合卡夫亨氏、汉堡王等品牌,实现规模效应。尽管其激进的成本削减策略曾引发一些争议,但斯凯奇管理层表示,此次合作将聚焦于“内部扩张”,而非行业整合,旨在提升供应链效率及国际市场份额。
然而,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据其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骤降了16%,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滑。这背后,斯凯奇供应链本土化与品牌定位的割裂问题凸显。中国区产品虽大部分为“中国制造”,但设计仍以欧美市场为主导,未能充分满足中国年轻消费者对国潮与时尚运动的需求。同时,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直营店占比仅为34%,约1800家,远低于安踏等本土品牌,导致对终端价格和库存的控制力不足。
尽管如此,3G资本对斯凯奇仍青睐有加。全球运动鞋类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据数据显示,全球运动鞋类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到92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970.33亿美元,到2033年更将攀升至1447.8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斯凯奇作为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其现金流表现稳健,尽管市盈率尚不及耐克等竞争对手,但其销售额已足以跻身全球前五。
斯凯奇的私有化之路,既是关税压力下的被动防御,也是主动寻求增长转型的积极举措。未来,斯凯奇能否在3G资本的引领下,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以抵御贸易风险,通过本土化创新重振中国市场,以及在成本控制与品牌活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