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之下,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在线旅游,正悄然经历着一场变革。黄牛党们嗅到了新的商机,炒起了“AI入场券”,从ChatGPT的代注册服务,到Manus内测邀请码的天价交易,再到飞猪“问一问”邀请码的紧俏,每一次二手市场的疯狂,都映射出科技浪潮下人们对错失新机遇的恐惧。
这股AI风,不仅吹动了黄牛党的钱包,更吹向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天花板。长久以来,消费者需求的分散与碎片化,让即便是如飞猪这样专注于年轻化、个性化出行的平台,也难以完全满足市场的海量需求。而今,AI技术从底层大模型向服务领域的延伸,为行业带来了打破瓶颈的希望。
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亮出了自己的AI垂类应用,飞猪“问一问”更是在五一假期前推出了最新版本。这些产品不仅让“批量定制化”成为可能,更以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区别于那些东拼西凑的大厂AI助手。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在线旅游行业的新一轮竞争即将拉开序幕。
然而,AI技术的引入,并非一帆风顺。在个性化旅游服务领域,“私人定制游”的水分之深,早已让消费者怨声载道。高价定制的路线,往往与普通游客的热门路线无异;自己辛苦搜集的攻略,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失望之地。商家们同样委屈,平台上的比价漩涡让他们疲于应付,个性化服务的精力被大大挤压。即便是那些小众游、自由行起家的平台,也面临着标品供应不足、履约问题频发的挑战。
但AI技术的出现,为这些痛点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以飞猪“问一问”为例,用户只需输入简单的需求,就能获得一套完整的旅行方案,无需再为景点、酒店、交通等琐碎信息来回跳转。AI技术的高效匹配,让平台更理解用户想要什么,同时,也让平台上的大量信息得以快速精准地推荐给用户。
在AI的助力下,标品商家有了更多的空间去做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小众商家也能获得更多曝光机会。这种“千人千面”的新产品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效益。旅游从“标准化快餐”变成了“定制化私房菜”,消费者愿意为超预期的心理满足买单,生产者也能以低成本的情感投入换取高溢价。
然而,面对AI技术的东风,在线旅游平台的策略却出现了分化。携程等OTA平台,由于用户群体偏向成熟,对AI技术的接受度有限,更倾向于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飞猪等OTP平台,则看到了AI技术在个性化服务领域的巨大潜力,决心全力投入。
飞猪CEO庄卓然甚至表示,要矢志成为一家AI驱动的智能化公司。这一战略定位的背后,是飞猪对年轻人市场的深刻理解。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新奇、有趣的旅行买单,AI技术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飞猪不仅引入了先进的AI模型,还接入了阿里生态资源,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用户需求理解和更完整的服务周期。
飞猪还致力于做旅游行业里的“淘宝”,让酒店、景区、旅行社等自由开店、招揽顾客。这不仅丰富了平台的内容生态,也为AI技术提供了海量真实数据。这些数据经过AI技术的处理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用户的偏好和需求,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推荐和服务。
在AI技术的推动下,个性化出行平台终于看到了打破“非标需求”枷锁的希望。过去,定制服务难以规模化一直是这类平台的痛点。如今,AI技术可以化身“24小时旅行定制师”,突破人工极限。商家们得以解放双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个性化产品的打造和服务中,使整个服务过程更温暖、更具人情味。
随着AI技术在在线旅游行业的深入应用,一片蓝海正展现在眼前。飞猪、马蜂窝等平台正争相入局,试图在这片新蓝海中占据一席之地。AI技术不仅为在线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便捷、高效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