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绿电一哥”国家电投缘何甩卖百亿风光项目?市场风向变了?

   时间:2025-04-27 17:51:53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光伏电站资产的处置在央企和国企中悄然兴起一股风潮,其中,被誉为“光伏装机之王”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

2024年4月1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信息显示,国家电投旗下的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正在转让四家新能源公司的股权。这只是国家电投近期甩卖光伏电站资产的冰山一角。

据统计,从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新能源资产的转让案例超过百起,其中,国资央企的占比超过了七成。国家电投在这场抛售潮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累计转让了近40家新能源公司的股权,涉及的光伏和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3.2吉瓦,交易评估价值接近180亿元人民币。

这一连串的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曾经备受追捧的光伏电站资产为何突然变得不再抢手?国家电投作为“绿电之王”带头甩卖,又传递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国家电投在电力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绿电领域。这家企业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并而成,自诞生之初便带有浓厚的绿电色彩。在董事长钱智民的带领下,国家电投近年来加速推进绿电转型,光伏成为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品种。

然而,就在国家电投稳步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之际,却突然开启了光伏电站的大甩卖模式。2024年4月,国家电投终止了山东那仁太新能源100兆瓦户用光伏项目及通辽花吐古拉镇户用光伏项目,原因是屋顶租赁成本上升导致收益率远低于预期。这一事件被视为国家电投光伏电站大甩卖的开端。

此后,国家电投提出了“均衡增长战略”,通过存量提质和增量做优均衡推进,并频繁挂牌旗下资产产权。据统计,2024年至今,国家电投已转让旗下24家新能源公司股权。在2024年11月,国家电投旗下的北京中和零碳能源有限公司还一次性转让了10家新能源项目公司的股权。

国家电投高管在公开场合的解释或许能揭示背后的原因。国家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勇健指出,新能源开发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未来电量和电价都存在不确定性,给新能源发展带来挑战。随着新能源从补贴退坡到平价上网,再到进入电力现货市场,电价呈大幅下行趋势,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负电价。

过去,新能源电量享有优先收购权,电网会保障性收购风光新能源,这使得新能源项目的回报率相对确定。然而,现在新能源的发电量、所能获得的电价以及未来针对新能源的政策边界都存在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正是看清了这一行业变局,国家电投率先开启了一系列光伏电站甩卖行为。

在新能源发展的新阶段,受到系统消纳能力的困扰,风光绿电正成为“烫手的山芋”。面对这一行业变局,以国家电投为代表的电力央企亟需推动绿电业务转型。何勇健指出,新能源开发企业未来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单纯的项目开发商转变成综合智慧能源运营商。

实际上,不只是国家电投意识到这一问题,许多电力央企也都为保新能源项目收益率而行动起来。甩卖低收益率的新能源资产成为了一种无奈之举。然而,风光新能源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能源,保持装机量的持续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电力央企需要在系统消纳能力受限的情况下,思考如何向综合智慧能源运营商转型,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比例。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挂牌出售光伏电站的央企明显增多。截至目前,已有30余家新能源企业挂牌转让股权,涉及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三峡、中国电建等多家央企。进入2025年,央企抛售新能源资产的步伐仍在提速。

然而,甩卖新能源资产只是权宜之计。在新能源系统消纳能力受限的情况下,电力央企需要探索更多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比例的路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