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友钴业业绩反转,连续两季净利大增,新能源材料龙头迎来新机遇?

   时间:2025-04-19 14:12:26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材料巨头华友钴业近日揭晓了其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成绩单,数据揭示了公司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下的坚韧表现。

回顾2024年,华友钴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9.46亿元,尽管较上一年度下滑了8.08%,但其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23.99%的显著增长,达到41.55亿元,创下了公司历史上的最佳业绩记录。尤其第四季度,公司营收达到全年峰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激增235.92%,达到11.34亿元。

步入2025年,华友钴业的增长势头不减。一季度,公司营收达到178.42亿元,同比增长19.24%,环比增长15.43%;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了12.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9.68%,环比增长10.37%。

华友钴业作为新能源车领域钴金属、镍金属原材料开发的领军企业,同时涉足锂电、钠电等正极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自2002年成立以来,公司不断壮大,并于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华友钴业在刚果(金)的钴矿年产能已突破5万吨,2024年钴产品出货量(含内部自供)约为4.68万吨,同比增长13%,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在镍金属领域,华友钴业在印尼的布局成效显著,2024年镍中间品出货量接近23万吨,同比增长50%,全球市占率超过10%。然而,在锂电材料方面,公司出货量同比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公司为了优化产品结构,主动减少了部分低盈利产品的出货。

华友钴业拥有一系列重量级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LG新能源、大众等新能源电池和汽车巨头。公司凭借强大的产业一体化能力,在矿产开发成本、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前驱体制造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钴价和镍价的波动对华友钴业的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经历了2022年的业绩停滞和2023年的14.25%下滑后,公司股价也经历了大幅波动。但得益于新能源车的持续发展,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高增长,华友钴业在2024年下半年迎来了业绩的显著回升。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4.4%,达到1823.6万辆,渗透率增至23.2%。中国市场表现尤为强劲,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渗透率高达49.4%。与此同时,全球钴需求同比增长17.84%,达到25.1万吨;镍需求同比增长8.02%。然而,钴和镍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钴价全年下跌超过20%,跌至近十年来低点。

面对市场挑战,华友钴业在成本控制和海外业务方面展现出了强劲实力。公司两大主业——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有色金属的毛利率均增加了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钴产品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5.24%,毛利率提升6.82%;镍产品毛利率提升8.51%,达到27.1%,在行业中占据明显优势。同时,公司境外业务的毛利率也增长了4.61%,达到18.84%,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华友钴业在前沿产业和出海领域展现出勃勃野心。公司在匈牙利推进的正极材料一期项目、印尼的前驱体项目均按计划进行。公司还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签约,共同探索固态电池领域的合作。

在年报中,华友钴业指出,随着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对新能源产业本土化需求的持续增长,海外市场的高增长和高利润特点愈发凸显。中国锂电产业链正迎来双向驱动的出海战略机遇期。然而,跨国经营也伴随着诸多风险,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关税政策变动以及可能的贸易壁垒等。

作为资源开发型企业,华友钴业在市场持续变动的大背景下,经营业绩难免受到波动影响。公司提醒投资者,受全球经济、供需关系、市场预期和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主营的金属价格具有高波动性特征。如果未来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和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以及全产业链产能的释放,动力电池和锂电材料市场已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如果这一状况持续或加剧,也将对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和经营业绩构成压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