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新能源车的未来之星,能否引领行业新变革?

   时间:2025-05-17 17:58:5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产电池制造商纷纷披露固态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及量产时间表,这一被誉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再次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主流的液体锂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两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介于150-210Wh/kg之间,其续航能力和低温性能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冬季,电量衰减明显。而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稍高,但也仅能达到约350Wh/kg,且存在安全隐患,在受到剧烈冲击或针刺时易发生事故。

固态电池的出现有望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由于不含液体电解液,固态电池大大降低了起火的风险。其能量密度可以轻松超过500Wh/kg,循环使用寿命更是高达万次以上,远超现有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续航和安全,这两大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难题,或许将随着固态电池的商用化迎刃而解。

固态电池并非液体电池的简单替代,而是对现有技术的全面升级。以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例,其动力需求是地面行驶的10-15倍,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高达400Wh/kg,且需具备高充放电倍率和更高的安全性。这些要求对于液体锂电池来说几乎无法实现,但固态电池却能轻松胜任,从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商用将彻底打破应用场景的物理边界,不仅适用于航空领域,还能在海洋等更多领域发挥潜力,市场空间将极大拓展。同时,固态电池的发展也将带动上游产业的升级。例如,硫化物固态锂电池和半固态锂电池对锂的需求量远超传统锂电池,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对锂的需求量将达到55.2万吨LCE。固态电池设备的投资额也远高于液态电池,随着固态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设备市场的远期规模将数倍于当前。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电池巨头纷纷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已宣布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比亚迪也透露其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进行批量示范应用。欧阳明高院士更是预测,国内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实现批量装车,并在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固态电池的竞赛已经全面打响,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过去两年,中国锂电池领域的投资规模高达3万多亿,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规划已合计超过6000GWh,远超2024年全球锂电池的总体出货量。凭借广阔的市场、完备的产业链、强大的工程师队伍和充裕的资本,中国企业在锂电池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领先优势,牢牢掌控着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主导权。

在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中国企业占据了前十榜单中的六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本土巨头,它们不仅掌控着全球70%的动力电池产能,还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迫使日韩企业不断交出市场。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商用化的加速推进,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企业将凭借自身优势,继续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发挥引领作用。

同时,固态电池的发展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出行体验。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商用化的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固态电池的发展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包括锂资源开采、电池设备制造等领域。随着固态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领域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