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柴鑫洋
编辑丨李文贤
昨日晚间,“卤味一哥”绝味食品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三成,扣非净利润将近腰斩。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49.39%。
关于业绩下滑的问题,绝味食品在财报中指出,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均有所下降。
窄门餐眼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绝味鸭脖门店数为12428家。相比2023年末,门店数减少超3500家。
据了解,绝味在去年官宣了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范丞丞,试图通过品牌焕新和年轻化策略提振销量。
2024年营收62.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腰斩
这是绝味食品自2017年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年报。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49.39%。
针对业绩下滑的原因,绝味食品在财报中解释称,在消费偏好理性化、场景化的趋势下,公司积极采取了调结构、促转型、保生产、稳经营等多项措施,虽初见成效,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均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绝味食品在2024年前三季度保持利润增长,转折点出现在第四季度。
2024年前三季度,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下降10.95%,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12.53%。
然而,在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8%至12.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11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4534万元,亏损程度进一步加剧;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21亿元,同比下降739.1%;
从主营业务来看,绝味食品2024年卤制食品销售实现营业收入52.24亿元,同比下降13.67%;加盟商管理实现营业收入0.61亿元,同比下降26.28%;集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38.47%;供应链物流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比增加10.26%。
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亿元,门店数比2023年末减少超3500家
除了产品销量减少外,门店规模的缩减也是导致绝味食品收入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财报中,绝味食品未对2024年末门店数量进行披露。截至2024年上半年,绝味食品门店为14969家,比2023年净减少981家。
窄门餐眼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绝味鸭脖门店数为12428家。
财报显示,截止2023年年末,绝味鸭脖门店总数为15950 家。这意味着,在一年多时间里,绝味鸭脖门店数减少超3500家。
尽管绝味食品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但毛利率却有所上涨。
2024年绝味食品毛利率为30.79%,同比增加5.94%,主要系上游鸭副等原材料价格回落,禽类产品吨成本下降双位数以上。
绝味食品业绩下滑背后是卤味行业增长整体放缓。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卤制品行业2018年—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仅为6.42%,2023年市场规模约3180亿元。
绝味食品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也延续了下滑趋势。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1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27.29%。
2024年投资亏损1.6亿,今年加盟门店伪造健康证被调查
营业收入下降,投资也持续亏损。
绝味食品在2013年开始布局投资业务,聚焦于卤味及食品行业上下游企业,押注和府捞面、千味央厨、书亦烧仙草等品牌。
但近三年累计约45亿元的投资,却带来超3亿多的亏损。
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绝味食品企业投资收益分别为亏损0.94亿元、1.16亿元、1.60亿元。
今年315期间,绝味食品还因门店员工健康证造假问题,陷入舆论漩涡。
据报道,四川省西昌市绝味鸭脖门店有22名员工的健康证均系伪造,涉事门店负责人通过非法渠道批量办理假证,甚至利用虚假材料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
该事件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其后,绝味食品方面回应称,涉事门店为加盟商独立运营,与上市公司无股权关联。已停业整顿并启动全国门店排查,但承认“暴露了加盟商管理不合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