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快手2025年磁力大会上,快手公布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据,展示了其在内容消费领域的强劲增长。数据显示,快手短剧单日消耗峰值已突破3000万,小游戏日消耗峰值也达到了1200万,标志着其内容消费业务的显著扩张。
据快手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公告,公司全年营收达到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内容消费行业,特别是短剧、小游戏和小说,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迅猛增长。短剧的商业化消耗同比增长超过300%,成为推动快手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快手在内容消费领域的深耕细作,也反映了市场对快手内容的强烈需求。
磁力大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王剑伟分享了快手商业化收入的快速提升情况。2024年,快手商业化收入达到724亿元,内容消费等行业的高速增长,为快手带来了商业化客户数的同比增长。短剧作为内容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日均消费时长达到21分钟,单日消耗峰值更是突破3000万元,成为快手内容生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面对内容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快手在2025年继续加码布局。一方面,快手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内容消费业务中心,将短剧、游戏和小说等业务进行整合,以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模式复制。另一方面,快手不断完善原生链路,推动小游戏DAU飙升,短剧合作也得以简化,进一步加速了平台内容供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为了进一步挖掘内容消费市场的潜力,快手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除了常见的IAA、IAP等变现模式外,快手还推出了“付费短剧会员”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激活长尾剧集的价值。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付费意愿,也为短剧合作方提供了新的商业化变现途径。
在AI技术的加持下,快手的内容消费业务更是如虎添翼。快手科技创始人程一笑表示,AI大模型能够显著降低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提升营销效率。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快手平台上的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展现了AI在内容创作和商业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内容创作层面,AI技术拓展了内容题材,使得科幻、仙侠等以往受限于制作成本的题材得以呈现。快手利用“文生视频”技术,满足了用户对多样化题材的需求,推动了短剧题材的探索和创新。而在商业化层面,AI技术不仅降低了素材制作成本,还实现了针对不同用户人群的精准投放,提升了广告投放效果。
尽管快手在内容消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AI内容在情感与小众场景的创意局限、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生成内容可能涉及的素材侵权等问题,都是快手需要克服的难题。然而,随着快手持续加码内容消费业务,不断优化和创新,相信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内容消费领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