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硅料江湖风云变,四大龙头巨亏后谁将率先破局?

   时间:2025-04-07 15:52:40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4年,中国硅料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多家领军企业深陷亏损泥潭,行业格局面临重大洗牌。

近日,硅料行业的四大巨头——新特能源、大全能源、协鑫科技和通威股份,相继公布了2024年度的业绩报告,亏损情况触目惊心。新特能源的归母净利润亏损达到39.0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0%;大全能源则亏损27.18亿元,同比减少147.17%;而协鑫科技的亏损更是惊人,达到了47.5亿元,同比下降289%。通威股份虽未公布具体数字,但预计亏损在70至75亿元之间。四大龙头合计亏损额预计超过188亿元,创下了行业亏损的新纪录。

硅料巨头们纷纷将亏损归咎于产业链价格的剧烈波动。大全能源指出,2024年国内多晶硅产业供需失衡,价格持续下跌,甚至跌破企业现金成本,导致行业整体亏损。新特能源提供了更具体的数据,多晶硅价格从年初的5.81万元/吨(含税)跌至年底的3.65万元/吨(含税),跌幅超过37%,且自4月起就持续低于企业成本。

价格下跌不仅侵蚀了企业的营收和毛利率,还引发了存货减值和资产减值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协鑫科技因价格下跌,对联营公司的投资损失高达128.20亿元;大全能源在前三季度就计提了约5.82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和协鑫科技也分别计提了长期资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等,数额巨大。

价格下跌还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加剧。协鑫科技的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41.80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61.80亿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更是从13.70亿元猛增至98.90亿元。

面对严峻形势,硅料企业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企业降低开工率,减少产能投放。据硅业分会调研,目前我国所有的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都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月产能维持在10万吨以下。另一方面,企业加强资金储备,压缩支出,改善财务状况。协鑫科技宣布降低全体执行董事薪酬,削减幅度超过90%;通威股份则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得不超过100亿元的增资投资。

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立即扭转行业颓势。多晶硅价格依然低位徘徊,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库存高企。行业充盈着危机感,企业面临现金流大幅收紧的压力。新特能源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从上年度的143.71亿元降至17.55亿元,降幅达87.79%;通威股份的现金流净额也缩水超过85%;大全能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更是从195.64亿元降至35.29亿元,缩水超八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硅料企业开始围绕降低成本展开激烈的技术竞赛。协鑫科技宣布其颗粒硅技术生产现金成本已低至27.14元/千克,高质量产品比例提升至95%以上,市占率突破25%。通威股份则在尝试粒状硅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也通过产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来推动降本增效。

行业寒冬之下,硅料大战已经悄然打响。企业间的成本竞争将成为决定未来生存状态的关键因素。谁能在残酷的底部周期中挺过来,谁就能拿到穿越周期的未来船票。而这场大战的结果,也将深刻影响中国硅料行业的未来格局。

目前,硅料价格仍在低位徘徊,上涨动力不足。但行业内的技术竞赛却如火如荼,各家企业都在努力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未来,谁能在这场成本之战中胜出,谁就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同时,行业内的洗牌也在悄然进行。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在这场寒冬中倒下,而实力较强的企业则有望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提升市场份额。

对于整个硅料行业来说,这场寒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经历过严寒的考验,才能迎来更加繁荣的春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