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业内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风暴,而这次的主角是硅片。据行业消息,3月31日,硅片巨头TCL中环正式宣布上调硅片价格,其中183mm硅片价格从1.23元/片上涨至1.3元/片,涨幅达到7%;210R和210mm硅片价格也分别上调了5分钱,新的价格分别为1.55元/片和1.6元/片。
实际上,这轮涨价趋势在3月份已经初露端倪。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N型G12R硅片的价格在3月份每周上涨2-5分钱,到3月27日,其成交均价已达到1.45元/片,较2月27日的1.30元/片上涨了0.15元/片。P型M10单晶硅片和N型G10L单晶硅片也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2-3次涨价,每片成交均价分别上涨了4分和2分。
TCL中环此次大幅上调硅片价格,无疑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涨价趋势。据行业分析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指出,中环调价后,其他硅片厂商也纷纷跟进,短期内硅片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上行趋势。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硅片价格的持续上涨呢?分析认为,这主要与供需关系的转变密切相关。一方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工商业光伏项目和新能源项目的并网时间节点,引发了行业内的一场抢装潮,装机并网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过前期的行业限产,硅片库存已降至低位,而抢装潮的爆发使得短期内市场供不应求。
3月28日缅甸发生的7.9级地震也对国内硅片供应产生了影响。据初步调研,地震后,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的部分硅片企业通报产线发生异常,这些地区合计占到了全球拉晶产能的63%。多家厂区因断线、闷锅甚至炸炉等异常状况导致短期停产,初步估算影响单月硅片产出约3.5-4GW。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硅片价格的上涨。特别是P型硅片,由于国内需求大幅萎缩,其价格上涨主要受海外订单驱动。而N型硅片则主要受国内供需影响,需求旺盛,厂家报价不断上调。
在硅片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电池片环节也呈现出涨价趋势。据Infolink数据显示,自2月中旬以来,N型TOPCon电池片的现货均价连续上涨。例如,N型TOPCon G12R电池片从2月12日的0.28元/W涨至3月26日的0.34元/W。头部电池片厂家对N型M10电池片也开始执行更高的价格。
然而,与硅片和电池片环节的涨价趋势不同,硅料环节的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硅料企业自1月以来一直维持低负荷生产,但由于多晶硅库存量较大,本轮涨价行情难以传导至硅料端。下游硅片企业持有的多晶硅库存量大幅下降,而多晶硅企业持有的库存却在增加,这也进一步限制了硅料价格的上涨空间。
尽管当前光伏行业内涨价趋势明显,但分析认为,这轮主要由抢装潮带动的涨价潮并不会持续太久。随着政策抢装节点的到来,硅片需求预计将明显降低,涨幅空间也将受到限制。不过,对于当前大面积亏损的光伏企业来说,这轮涨价潮无疑创造了一个改善业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