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奥乐齐中国行:德国平价超市如何深耕长三角,征服本土消费者?

   时间:2025-04-01 09:06:55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德国平价超市巨头奥乐齐(ALDI)正加速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步伐,计划于2025年4月19日在江苏苏州和无锡同时开设首店。这一举措标志着奥乐齐自2019年登陆中国内地以来,首次走出上海,进军长三角地区的新市场。

截至目前,奥乐齐在上海已开设约65家门店,遍布除崇明区和奉贤区外的所有行政区,实现了对上海市场的深度渗透。这一密集布局不仅巩固了奥乐齐在上海的市场地位,也为其向周边城市的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奥乐齐在全球市场的拓展策略一向是“先区域后全国”。在进入新市场时,它通常会选择在一个核心城市或区域深耕细作,强化本地供应链,然后再逐步向外扩张。此番以上海为起点,向苏州、无锡延伸,奥乐齐旨在高效复制在上海市场验证成功的商品和运营模式,打造具有区域普适性的“爆款”单品。

回顾奥乐齐进入中国的历程,其策略虽几经调整,但始终坚守一点:以“小而精”的社区超市模式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2017年,奥乐齐通过天猫国际以跨境电商形式试水中国市场,2019年6月在上海开出线下首店。起初,奥乐齐将自己定位为“社区精品超市+社区食堂”,主打“国际品质,社区价格”。疫情后期,奥乐齐更新定位,强调“平价社区超市”,突出商品的低价高质属性。

奥乐齐独特的商品和运营策略使其在上海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它精选SKU,每家店的在售商品总数约为2000种,其中约1500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每个品类只提供少数几个优选单品。这种“减法”选品策略不仅降低了单位成本,还减少了消费者的挑选时间,提高了门店的运营效率。

同时,奥乐齐高比例自有品牌策略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其商品中超过90%为自主开发的品牌,涵盖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各大品类。通过排他性的独家商品,奥乐齐避免了与其他超市的价格战,实现了差异化竞争。

奥乐齐还非常注重本地化运营和供应链策略。为了符合中国家庭的烹饪习惯,奥乐齐在牛肉这一单品上就提供了7种不同部位及切法的选择。门店货架陈列也是按照烹饪场景划分,方便消费者迅速找到对应食材。在休闲烘焙领域,奥乐齐的招牌“碱水面包”成为热门爆款,不仅价格远低于临街烘焙店,还承诺不使用脱氢乙酸钠、人工色素等添加剂。

为了确保对当地市场的快速响应,奥乐齐进入上海之初就积极开发本土供应商资源。目前其在中国所采用的供应商中超过80%为本土企业。这种高比例的本地采购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更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在筹备进入江苏市场的过程中,奥乐齐也延续了这一思路:一方面整合当地供应链,以低价格优势为导向开发商品;另一方面在苏州、无锡两地选址社区型商业中心,贴近周边居民日常消费。

在消费者运营层面,奥乐齐采用了零门槛的会员策略,注重培养忠于品牌的顾客群体。免费注册成为“奥家会员”后,消费者可享受每周特价商品推送、每周二会员日双倍积分等福利。同时,所有会员都可加入各门店的微信交流群,获取优惠信息和参与互动活动。对于消费金额较高的顾客,奥乐齐还设置了“钻石会员”权益,提供额外优惠和专属待遇。

然而,奥乐齐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来自大型商超、会员店、生鲜电商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奥乐齐不仅加强了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合作,探索“一小时达”等即时零售服务,还通过自建微信小程序商城等方式提升线上服务能力。

奥乐齐还需要警惕本土新零售与折扣业态玩家的“围攻”。以盒马鲜生为例,其推出的折扣业态“盒马奥莱”与奥乐齐直接竞争社区平价超市的市场份额。这些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竞争者拥有强大的数据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经验,给奥乐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奥乐齐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和精细化运营的同时,加快在区域市场的布点节奏,以免被后来者反超。同时,针对中国各地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奥乐齐也需要针对性调整商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确保其在中国市场的稳健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