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知乎盈利背后:降本成效初显,AI冲击下的未来之路何在?

   时间:2025-03-28 13:06:20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知乎,这家以问答社区著称的平台,终于甩掉了长期笼罩在其头上的盈利阴霾。3月26日,知乎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经调整净利润为9710万元,与去年同期净亏9130万元形成鲜明对比。

自2021年赴美上市以来,知乎便一直面临着盈利能力的质疑。尽管其作为知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拥有独特的定位,但市场上关于其能否实现盈利的讨论从未停歇。知乎的创始人兼CEO周源,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公司的盈利目标,并终于在2024年如愿以偿。

然而,这次盈利并未在资本市场上掀起太大的波澜。财报发布后,知乎的美股和港股股价反应平平,美股微涨0.87%,港股则下跌约2.5%。与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时港股股价一周内飙升超43%的盛况相比,这次盈利的消息似乎并未给投资者带来太多的惊喜。

仔细审视知乎的财报,不难发现其盈利的背后更多的是成本控制的功劳,而非收入的显著增长。在过去的一年里,知乎通过缩减营销、研发及行政开支,成功地降低了运营成本。第四季度,其运营支出同比大降37.9%,从而实现了盈利。然而,这种靠降本实现的盈利能否持续,仍是一个未知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知乎在2025年计划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知乎的CFO王晗表示,他们认为AI对知乎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因此今年可能会选择牺牲部分利润,继续探索AI与知乎结合的潜在机遇。这无疑给知乎的盈利前景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

从收入构成来看,知乎的营销服务收入对总体营收的下降影响最大,去年该部分收入下降了接近25%。这可能与用户规模的下降有关,去年第四季度知乎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8140万,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1800万。与此同时,知乎的付费会员业务虽然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增长乏力,且主要依赖于网文、故事会等付费阅读内容,这与知乎原本强调的精英问答社区定位有所偏离。

在AI大模型兴起的背景下,知乎也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当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从大模型那里获得更快、更全面的回答时,知乎的价值何在?周源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AI反而会极大地促进知乎的发展。他强调了知乎拥有独特的专家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可信的内容,同时AI还能放大头部专家的价值,提高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效率。

然而,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如周源所述那般乐观。知乎上的内容质量近年来有所下滑,头部创作者不断出走,甚至平台本身都快成了AI幻觉传播的一环。例如,近期阑夕在文章中提到的知乎上用DeepSeek生成的虚假回答,就获得了超过7000个赞。这无疑给知乎的可信内容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为了应对AI的冲击,知乎推出了搭载大模型技术的AI应用“知乎直答”。知乎直答声称可以打通平台上的真实回答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可信、更专业的答案。然而,当知乎本身的内容就存在可靠性问题时,知乎直答是否会起到虚假信息传播的反作用,就值得深思了。

在财报电话会上,王晗还列举了全球其他UGC类型的社交媒体平台的净利润率,普遍在25-40%之间,暗示知乎未来仍有较大的盈利空间。然而,对于知乎来说,如何在保持内容质量的同时实现盈利增长,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周源在面对“知乎的边界是什么”的提问时,停顿了十秒才回答说“还在探索过程中”。这或许正是知乎现状的真实写照。在AI大模型时代,知乎的价值在哪里,周源和知乎仍需继续寻找答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