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正迎来新的变革期。加华资本的宋向前在近期访谈中,深入剖析了2025年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文化自信的崛起以及消费投资的未来趋势,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宋向前指出,到2025年,中国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人力成本、租金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加上市场结构的转型,使得企业不得不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需具备强大的战略定位能力,明确长远目标,围绕企业的终极目标进行长期规划。同时,中小企业应聚焦刚需高频的大赛道,补足短板,全方位提升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能力、渠道建设和精益运营等方面的能力。
宋向前强调,创业者还需回归产品力与服务的本质,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现金流管理同样关键,中小企业需做好现金流预算,控制杠杆,确保企业稳健发展。他提到,许多高估值但缺乏稳健基础的企业在风浪中倒下,而那些踏实做产品、服务消费者的企业却能够穿越周期。
在文化领域,宋向前观察到,哪吒、黑悟空等国漫IP的火爆,以及淄博烧烤、上海《繁花》等文化消费模式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他认为,这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包括城市文化空间的再造、国潮品牌的崛起、区域文化IP的开发与运营,以及中华文化出海。
宋向前特别提到,文化产业的投资需回归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命力,尊重历史与传统,同时融入现代创新元素。城市文化空间的再造能够体现市民精神和文化,国潮品牌的崛起则反映了国货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商业价值。区域文化IP的开发与运营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中华文化出海则是通过品牌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消费投资领域,宋向前认为,虽然2025年的消费投资赛道更窄、选手更少、标准更高,但消费服务业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经济转型离不开消费的驱动,14亿人的衣食住行需求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刚需池。消费领域往往能诞生长期价值投资的典范,这些企业不受市场急剧波动的影响,能够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保持稳健增长。
宋向前指出,未来消费品牌的出海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性价比出海模式,如Temu、Shein等,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势,打造全球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另一种是以消费品牌为载体的文化输出模式,这些品牌不仅销售产品,还输出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出海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谋定而后动的选择。
对于投资行业的下一个十年,宋向前认为将是价值回归和专业制胜的十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型,未来的增长将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和效率提升。专业化、垂直化的投资机构,以及具备产业背景的投资机构,将更受欢迎。同时,长期主义的投资机构将收获真正的回报。投资不仅是为了获取财务回报,更应该促进社会进步,考虑投资的社会价值和环境影响。
宋向前强调,投资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关注行业增长、企业增长以及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和心性成长。价值投资永远是王道,企业的股价终将反映其内在价值。他呼吁投资者保持敬畏之心,坚守专业底线,苦修内功,方能见得真章。
最后,宋向前展望了消费投资领域的未来,认为那些能够提供独特价值的品牌和产品将更受消费者青睐。他鼓励创业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消费者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