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近日发布了《关于推动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印发。该意见为上海市智算云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
根据规划,至2027年,上海市智算云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建立起一个云边端协同、产业链条完备的生态体系。智算规模方面,目标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将超过70%。还将打造多个综合型智算云平台和一系列垂直型智算云平台,形成标杆性的智算云应用案例。同时,计划培育1至2家战略型企业和20家高成长性企业,吸引国内外顶尖云服务商在沪扩大投资。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市将着重升级和扩容智算基础设施,构建支撑性的智算云算力集群,提升智算服务的质量。围绕浦东、金山、松江、临港和青浦等重点区域,将积极部署智能算力,提升集群规模,并鼓励智算云企业与智算中心深度对接,整合现有的智算芯片资源,提升资源纳管能力。同时,积极对接长三角、中西部等地区的智算资源,稳固算力战略合作关系,推动边缘算力节点与数据中心的协同工作。还将支持智算云企业探索海外智算基础设施布局,形成与国内算力集群联动的格局。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市将实施关键技术强基计划,聚焦超大规模智算云的关键技术攻关,致力于打造一个自主可控的智算云技术体系。将围绕智算云的应用场景,加强混合精度训练、MoE加速框架、通信和显存优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提升训推一体、多模型兼容等核心能力,实现低成本训练和高效率推理。同时,还将攻克异构算力资源池化、通信协作处理器、任务弹性调度、高性能数据传输协议等关键技术,突破万卡集群调度训练的瓶颈,加快研发低精度计算单元的国产智算芯片,推动“模型+系统+芯片”的协同发展。
在平台建设方面,上海市将推动建设综合型智算云平台,该平台将集语料工程、底层模型开发训练与微调、推理部署、模型定制、运行监控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主流大模型集成、多模态支持、高效部署、标准API接口、Agent搭建、各类模型库及语料集、零代码或低代码开发、推理加速、安全可信防护等智算云服务。这将大大提升模型开发部署的效率,降低开发成本,优化用户体验。
在企业培育方面,上海市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云计算企业的业务合作,促进云计算企业向智算云转型升级,加强云企业在智算资源管理与调度、AI赋能内部业务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赋能IaaS、PaaS、SaaS等传统云服务,鼓励企业提供垂直行业智算云、多模接入MaaS、定制化行业云产品等多种市场化服务,从而在垂直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智算云企业。
在吸引外部企业方面,上海市将充分利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的试点机会,积极推动海外云商在沪落地IDC、ISP、CDN、ICP等增值电信业务。同时,鼓励国内优质智算云企业在沪扩大投资,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重点企业服务包的支持。还将鼓励国内外智算云企业在模型服务、智能算力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优惠扶持和团队指导,促进整个智算云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市还将围绕智算云的应用场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自主可控的智算云技术体系,提升智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