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京东美团激战背后:即时零售版图谁主沉浮?

   时间:2025-04-29 09:00:40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京东与美团之间的商业竞争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一争端不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也引发了行业内的一系列独家爆料与分析。

在商战背后,还流传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道消息。据传,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开战前,曾邀请美团创始人王兴、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及滴滴创始人程维共进晚餐。席间,刘强东表示未来可能会有业务冲突,希望大家能够维持对事不对人的竞争关系。言下之意,公关战可以打,但不应上升到对老板的人身攻击,尤其是避免提及“明州事件”。

美团在此次竞争中显得颇为被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京东的决心。京东的每一招都直击美团的要害,而美团的应对则显得缺乏协调。美团高管王莆中的公开发言与京东方面的策略似乎并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相比之下,京东则围绕老板刘强东进行了一系列造势活动,效果颇为显著。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京东外卖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超出了京东内部的预期。日订单量达到1000万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相当于美团外卖日均订单的近1/7,也相当于饿了么1/3的市场份额。考虑到京东外卖平均每单亏损12元的补贴力度,以及咖啡和工作餐等标准化品类的偏科现象,这一成绩更加令人瞩目。然而,这也让饿了么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外卖行业看似门槛低,实则壁垒高。能够进入这个行业与能够持续经营下去是两码事。王莆中曾表示,连抖音这样的高效赚钱机器都无法在外卖领域立足,足以说明问题。所谓的高壁垒,实际上是指不亏损的能力。美团外卖虽然市场占有率高,但盈利问题依然困扰着它。这一点,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向消费者解释清楚。

打造一套可持续的供给(商家)和履约(骑手)系统远比想象中困难。滴滴在国内外卖市场的失败就是一个例子,尽管它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像Uber Eats、DoorDash这样的全球化外卖平台,在佣金费率上远高于美团,盈利水平却与美团相差无几。这意味着美团把外卖行业的壁垒做成了忍受痛苦的能力,其他公司往往因为无法承受这种痛苦而选择退出。

这种痛苦不仅体现在美团的财报上,还转嫁给了骑手和商家。骑手为了微薄的收入奔波,商家则为了线上订单而不断压缩成本,料理包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共识。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也让美团背上了“吃骑手、吃商家、吃用户”的指责。

尽管刘强东在此次竞争中受到了一些负面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团确实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像京东这样的外力来推动解决。例如,美团为骑手交社保的决策就被京东“抢跑”,尽管美团内部早已开始研究并推进此事。这反映出美团在内部决策和执行上的效率问题。

不过,委屈被竞争对手抢跑并无意义。只要美团能够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就没有人能够轻易超越它。就像OpenAI在面对Google的竞争时,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放出大招,从而稳固自己的领先地位。

当然,社保问题本身也存在争议。不是所有骑手都愿意加入社保体系,但作为公司,提供社保是法律责任,不容商量。京东在此方面表现出色,将骑手社保费用全包,传递出比美团更能忍受痛苦的信号。

京东做外卖的意义不仅在于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在于阻拦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扩张步伐。京东在电商行业的地位日益严峻,如果继续被美团闪购切割市场份额,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因此,外卖业务对于京东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从京东App的顶部Tab可以看出,京东正在全面布局各项业务,试图在多个领域与竞争对手抗衡。然而,在这些领域中,只有美团相对来说是一个相对较弱的对手。因此,外卖业务逐渐从战术级尝试上升为战略级部署。

刘强东的个人风格对于新业务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这种本色出演的方式正好符合当代企业家造人设的核心原则。相比之下,王兴在舆论场上的表现则显得颇为挣扎。

长期来看,美团的扩张意志会更强烈一些。闪电仓是加盟模式,盈利难度相对较小,布仓完全跟着订单走,非常灵活。因此,即使即时零售不能像到店业务那么赚钱,也会好过竞争激烈的外卖业务。然而,京东做外卖对其利润没有帮助,这导致了双方决心的微妙差别。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京东依然不会轻易放手。这么多年来,京东一直与阿里等竞争对手抗衡,可以说是打惯了逆风局。如今,外卖业务成为了京东扳回一城、甚至重回主流互联网视野的机会。

这场交火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宴。大家都在遵照言多必失的规律行事,而京东与美团之间的争端则为大家提供了不少谈资。尽管这场争端可能无法为外卖行业提供完美的解法,但至少让美团回想起了它在“百团大战”时期率先提出未消费可退款的气概。

然而,这场争端也暴露出双方存在的问题。京东需要警惕的是,当代互联网最擅长的莫过于先造神再弑神。刘强东如果不给自己留退路,不确定性只会与日俱增。而美团则需要重新审视其分配规则,确保在扩张的同时能够兼顾各方利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