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汽通用新车导入上汽技术,加速转型淡化“洋味”

   时间:2025-03-25 11:07:48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上汽通用一系列全新产品的规划细节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代号为NCXB的产品系列。据悉,该系列将包含至少三款全新车型,这些车型将引入上汽集团的核心技术,并通过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进行优化,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与以往合资车企简单“换壳”引入自主品牌产品的策略不同,上汽通用在NCXB系列车型上投入了更多精力进行重新开发。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这一由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合资设立的研发机构,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泛亚拥有超过3000名研发人员,曾独立研发出包括GL8在内的多款经典车型,被誉为中国汽车研发的“黄埔军校”。

据了解,NCXB系列中的首款车型——一款全新的C级新能源SUV,内部代号为NCUB,预计将于今年推出。这款车将提供增程(EREV)和纯电(BEV)两个版本,成为上汽通用的首款增程车型。NCUB在整车平台、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三电系统等方面,将大量采用上汽集团的技术。

除了NCUB之外,NCXB系列还包括同架构的NCLB和NCSB两款新能源轿车。其中,NCLB的尺寸与荣威D7相当,而NCSB的车身尺寸则小于NCLB。这三款车型都将不同程度地借用上汽的平台和技术,但在泛亚的重新开发下,将呈现出与自主品牌车型截然不同的产品特性。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自去年8月上任以来,一直将产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的推动下,泛亚将所有产品的开发时间缩短至18个月,相比之前普遍大于24个月的开发周期,这一变化无疑将加速新产品的推出。

卢晓的目标是让上汽通用成为“转型最快的合资车企”。为此,上汽通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12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平均每年四款。这一庞大的新产品计划,将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包括上汽集团的核心技术,以及泛亚的研发能力。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汽通用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上汽通用正在精简和优化产品线。例如,原本计划作为NCXB系列首发的C级新能源轿车NCLB,已被调整为后续发布,而D级新能源轿车NDLB则将成为上汽通用主推的新能源轿车之一。

上汽通用还在积极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技术。例如,在新车上配备900V、6C快充技术,以及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等。这些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上汽通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燃油车方面,上汽通用并未完全放弃。而是在已有燃油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配上中高阶的智驾系统和智能座舱技术。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并打出合适的价格,泛亚在研发过程中增加了竞品对标的车型数量,有的年度改款车甚至重新为零部件供应商做定点。

尽管过去几年合资车企处境艰难,但上汽通用凭借其深厚的本土扎根程度和研发能力,仍然保持着转型的空间和机会。如今,在中国建有成建制的研发中心,已成为合资车企转型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上汽通用在转型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其灵活性和创新性。例如,去年9月亮相的别克OMPV概念车,其量产版本内部代号为557,已于今年2月开始生产,预计将于下个月上市。这款车将成为上汽通用三款MPV产品矩阵中的一员,与别克世纪和GL8共同满足中国市场对MPV车型的需求。

557车型的大部分开发工作由泛亚完成,并搭载了由momenta提供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巩固了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汽通用在巅峰时期年销量曾达到200万辆左右,但随后连续下滑六年,至2023年已跌至百万辆规模。尽管如此,上汽通用并未放弃转型的努力,而是继续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投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上汽通用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线,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加强本土研发和供应链建设也是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上汽通用的转型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作为一家拥有近30年历史的合资车企,上汽通用有望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重新找回昔日的市场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