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5G芯片的集成应用正逐步成为行业标配,推动智能驾驶市场由车内竞争延伸至车外,催生出AI交通这一新兴赛道。近日,市场传出消息,AI解决方案领域的佼佼者——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CT),正筹备在香港上市,预计筹集资金约2亿美元。
据悉,智慧互通的此次上市行动将由中信证券及建银国际担任保荐人,其战略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小米集团和高榕资本等知名企业。更有消息称,智慧互通在完成香港上市后,还将寻求在上海实现双重上市。
智慧互通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交通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爱泊车(AIPARK)、爱通行(AITS)、爱充电(AIC)、领航者(AIPILOT)以及超视线机器人(ASER)等。这些品牌共同构成了智慧互通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回顾智慧互通的创始人闫军的创业历程,他首先确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方向,随后选择了交通技术作为深耕的细分赛道。2012年,闫军创立了专注于文本大数据的智慧星光公司。三年后,随着团队逐渐成熟,他开始针对城市交通难题“交通拥堵”和“停车难”进行考察,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方案。
2015年,闫军在北京中关村成立了智慧互通,并推出了首个品牌“爱泊车”。面对当时室内停车场饱和的现状,闫军选择了路侧停车这一细分领域,通过“AI+停车”模式,实现了城市停车的在线化、可视化、无人化管理。随后,爱泊车在河北张家口等地成功落地,并逐渐拓展至北京等大城市。
在“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智慧互通于2020年推出了针对“交通拥堵”的第二个产品——爱通行。该产品在北京通州区智慧交通管理平台项目、三亚市城市超级大脑项目等多个大型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此后,爱通行以及领航者等产品开始走出停车场景,对道路通行数据进行优化,配合智能汽车驾驶,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智慧互通在技术研发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近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路网交通大模型”(IRNMMGPT)成功通过网信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截至目前,智慧互通的AI产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等超过50座大中型城市,每年服务车次超过10亿次,形成了超大规模的高精度人工智能落地实践应用。
在资本市场上,智慧互通也备受青睐。尽管此前多次冲击IPO未果,但公司已成功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包括高榕资本、中金资本、小米集团和蔚来汽车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其中,小米集团于2021年通过旗下投资平台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入股智慧互通,显示出其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布局野心。
小米集团对智慧互通的投资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的看好。这一技术路线旨在通过新一代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的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这一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车路云一体化”的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仅有少数城市道路完成了V2X设备改造,设备覆盖率和车载终端渗透率仍有待提升。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这一领域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智慧互通等服务于路端的企业,正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