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月子中心风云:天价背后,跑路频发,行业洗牌路在何方?

   时间:2025-02-25 11:25:00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月子中心行业成为了产后护理市场的一大热点。然而,2025年初,一系列月子中心“跑路”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苏州,二胎宝妈小玥入住爱家月子中心仅9天,就发现工作人员消失,昂贵的设备也不翼而飞。小玥之前一次性支付了19800元购买的特惠套餐,却遭遇了这样的困境。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杭州、无锡、上海、广州等地的爱家月子中心,这些中心在1月初出现了停水停电、供餐中断、人员撤离等问题。

月子中心“跑路”并非孤例。过去三年,厦门、重庆、成都、武汉、南宁、福州等多个城市均有月子中心突然关闭的报道。这些事件背后,暴露出月子中心行业普遍面临的盈利难题。

以国内唯一上市的连锁月子中心公司爱帝宫为例,2024年上半年亏损3919.4万港元,同比扩大65.68%。另一家近期提交招股书的圣贝拉,净亏损4.8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仅约1700万元。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价格战和营销战愈演愈烈,随着入局者增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二是高昂的物业租金和医护人员成本不断挤压利润空间。

月子中心的概念源自中国台湾,2000年前后被引入中国大陆。随着女性消费能力提升、悦己经济兴起以及精细化育儿理念的普及,月子中心的需求日益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6至2021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从67.6亿元增长到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4%,预计2025年将达到281亿元。

行业热度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包括高瓴、腾讯、字节跳动等。高瓴投资了爱帝宫,腾讯投资了主打高端市场的圣贝拉,字节跳动则通过小荷健康成为北京美中宜和医疗管理集团的控股股东。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月子中心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从客单价来看,月子中心的定价与城市消费能力紧密相关。位于北上广深核心区域的高端月子中心,如圣贝拉,月服务均价高达30万元左右,面向的是企业高管、私营业主等高端消费群体。而在北上广深周边及二三四线城市,月子中心的定价多在2万至10万元之间,面向的是工薪阶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以成都和武汉为例,月子中心的定价中位数在4万元左右,包含医院陪护、月子中心住宿及月嫂回府服务。在同一城市内,月子中心的定价也会因地段和物业类型而异。高奢月子中心多分布在均价较高的区域。

消费者在选择月子中心时,心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预算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在明星和网红的带动下,更倾向于选择“全国顶配”或“城市顶配”。而寻求性价比的家庭,则更偏爱在附近次级城市寻找替代方案,如北京人去燕郊坐月子。

在北京工作的新手妈妈小诗便是其中之一。她发现北京普通的月子中心起步价5万元,而高质量的月子中心价格更是高达8万至10万元以上。考虑到月嫂的质量和家庭住房条件,小诗最终选择在燕郊的一家月子中心,以2.5万元/28天的价格订到了满意的房间,还包含了多项附加服务。

尽管月子中心的客单价高,但实际上盈利并不容易。以圣贝拉为例,尽管年接待高净值家庭产妇超过3000人,平均客单价超过22万元,但仍面临盈利困境。招股书显示,圣贝拉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毛利率波动较大,期间亏损严重。

高昂的成本是主要原因之一。圣贝拉采用“月子中心+高端酒店”的轻资产模式,虽然有助于快速扩张和缩短投资回收期,但受制于第三方物业租金波动。产后膳食成本和获客成本也居高不下。为了提升利润,月子中心纷纷开展副业,如产后康复课程、育儿讲座等,但这些也增加了隐形消费的风险。

人力成本是另一项核心运营成本。月子中心需要配备全职产康人员和专业医护团队,以确保服务的安全性和专业性。圣贝拉投入了大量人力成本用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体系搭建,但仍未建立起真正的服务护城河。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月子中心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未来,月子中心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地域更下沉,随着三四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这些地区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玩家更加专业,公立医院开办的专业月子中心逐渐崭露头角;业务更加多元,月子中心将拓展至家庭育儿服务、孕妇滋补品市场等领域。

然而,月子中心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浪潮。谁能提供精细和全面的服务,真正将标准做到透明化,谁就能赢得客户的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