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eepSeek在金融领域掀起的技术浪潮,证券行业的“金融科技大战”愈演愈烈。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三十家券商成功完成了DeepSeek-R1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持续更新其应用场景。这场竞争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各家券商金融科技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而人才作为这场战役的核心要素,其作用愈发凸显。
近年来,券商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人才招聘中,对算法工程师的需求显著增长。科锐国际业务总监丁轼指出,当前市场上AI类算法工程师供不应求,招聘周期较长,普通AI工程师岗位从发布招聘到候选人入职,平均需要六十天。
尽管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但算法工程师的薪酬并未因此大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对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大型券商,这反映出证券行业在金融科技投入上更加注重效能,同时,行业内的马太效应也日益显著。
DeepSeek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深远。自2月6日以来,不断有券商宣布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推出新的应用场景或产品。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三十二家券商接入了DeepSeek。事实上,券商对AI大模型的关注并非新鲜事,近年来,不少券商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部署。
例如,国金证券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专注于AI前沿科技的探索以及公司AI系统的统筹与建设;中信证券则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CAP,为股权激励、合规风控、财富管理、债券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持;东方财富则自主研发了妙想金融大模型,推出了七大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随着券商对AI大模型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算法、大模型、AI产品经理等岗位的需求也显著增加。丁轼表示,近年来券商在金融科技人才招聘需求上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IT类人才转向AI、算法、大数据相关人才。以银河证券为例,该公司正在招聘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要求应聘者具备深度学习、模型优化等经验,以及至少两年以上的相关项目经历。
然而,尽管人才缺口持续存在,但券商在招聘算法工程师时并未像前两年那样重金投入。科锐国际近日发布的《2025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显示,在一线城市,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AI负责人年薪中位数为一百五十万元,而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算法工程师年薪中位数为六十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这两个岗位的薪酬均有所下滑,其中算法工程师的薪酬降幅约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间。
丁轼认为,在发展大模型前期,一些券商在薪酬预算方面投入较大,但受市场环境影响,当前整个行业招聘更趋理性谨慎。候选人换工作的诉求也不再仅仅关注薪酬,而是会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相比其他金融科技类岗位,算法工程师的薪酬确实最高,但奖金部分较前两年明显下滑。
券商招聘的算法工程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内的流动,即从一家券商到另一家券商;另一类是从互联网大厂到券商。然而,随着大模型赋能应用场景进入深水区,企业对此类技术金融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先前的跨行业流动不再是常态。券商在招聘时会评估候选人是否既懂技术又懂金融,复合类人才在券商现有招聘市场里更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对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大型券商。当前,对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行业前十的券商中。这反映出不同体量的券商在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上的差异。头部大型机构经营状况稳健、技术力量充实,态度更为开放,继续依靠内生研发能力探索金融科技在业务场景中的更多新可能;而中小型机构则在研发投入上更为谨慎,倾向于选择借助外部解决方案商的成熟平台型产品来驱动机构管理及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