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热潮下,哪些企业能脱颖而出?高估值风险几何?

   时间:2025-02-24 19:57:46 来源:格隆汇作者:格隆汇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自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上人形机器人相关股票的表现令人瞩目,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特别是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这一领域的股票涨幅惊人。

具体来看,长盛轴承的股价在此期间飙升逾750%,骏创科技大涨逾650%,而福莱新材和中坚科技也分别大涨逾400%。三丰智能、鼎智科技和埃夫特的涨幅也超过了300%。如果仅统计今年1月7日以来的主升浪阶段,至少有超过11只龙头股票的股价实现了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翻倍的龙头股票大多聚焦于毛利率高、价值占比高且国产化率较低的丝杠领域。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丝杠作为一种机械部件,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大臂、小臂、小腿以及灵巧手等部位。按照结构区分,丝杠主要包括滑动丝杠、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三大类。

其中,滑动丝杠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效率和寿命较低,因此很少被人形机器人厂商选用。滚珠丝杠则通过加入滚珠,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提高了效率和精度,承载能力也更强。而行星滚柱丝杠的结构类似行星齿轮,承载能力更强,寿命也更长,但成本和技术壁垒也最高。

由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技术壁垒高,加之量产能力低,成本高昂,占单体人形机器人的价值量也很大,因此备受资本市场追捧。据机构测算,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需要16根行星滚柱丝杠和20根微型丝杠,大致成本为2万元/台。

然而,国内领先的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他们的技术与特斯拉存在显著差异,并未使用行星丝杠,从而具有更大的整体成本优势,更适合量产。

尽管技术路径有所不同,但丝杠在人形机器人中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地位毋庸置疑。其高毛利率(高达60%,高于电机、减速器、力传感器等)、低国产化率和单机占比较大的特点,使得资本市场对丝杠相关核心企业的追捧具有必然性和逻辑性。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爆火之前,专注于丝杠产品的企业并不多。在滚珠丝杠领域,中国台湾和大陆企业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德国企业则占据了剩余的30%。在高端市场,德国企业的份额更是高达90%。

在行星滚柱丝杠领域,瑞士GAS和瑞典ROLLVIS等海外厂家占据了全球50%的市场份额,其他玩家还包括斯凯孚、美国GMS、日本NSK和THK等。在中国市场,上银科技等台湾企业占据一定份额,而其他企业大多处于中低端市场。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家A股上市公司自2023年开始宣布进入丝杠领域,并取得了一些研发成果和量产进展。例如,双林股份依托其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与人形滚柱丝杠产品的技术同源性,宣布进军行星滚柱丝杠领域。尽管近期有传闻称该公司为宇树机器人提供滚珠丝杠及传动部件,但公司已辟谣。

五洲新春则以轴承业务为基础,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研发,并与新剑传动深度合作,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提供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江苏雷利旗下的鼎智科技已完成行星滚柱丝杠零部件的研发并送样客户,成套产品仍在研发阶段。北特科技则计划斥资18.5亿元投资建设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并已成为特斯拉核心丝杠供应商。

在这一大批厂商中,哪些更有可能突围呢?首先,与下游机器人大厂绑定的企业将有更大机会,如五洲新春和北特科技与特斯拉的合作。其次,原有产品线经营良好、成长性较高、盈利能力更强的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新领域的突围概率也更大。

然而,尽管这些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人形机器人股票的估值在经历了持续几个月的大涨后,目前已处于较高水平。双林股份、江苏雷利、五洲新春和北特科技的最新PE分别高达54.4倍、78倍、138.8倍和219倍。

短时间内估值飙升如此之快,自然存在市场定价过于乐观的风险。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巨大,但投资者也需要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