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该季度对应自然年的2024年第四季度。这份报告不仅反映了公司整体业绩,还特别凸显了饿了么在新三年战略启动近一年来的经营成果。
报告显示,饿了么与高德订单的强劲增长,推动了本地生活集团收入的持续两位数健康增长。与此同时,集团的亏损幅度显著缩小,显示出经营效率的提升和业务结构的优化。
具体而言,本地生活集团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169.88亿元。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高和业务规模的扩大,调整后的EBITA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0.68亿元大幅缩减至5.96亿元,亏损收窄幅度超过70%。
在冬季财季,饿了么明确了其投资方向:一方面,加大对技术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冬季骑手保障方面,提供了更全面的装备和物资;另一方面,丰富平台商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冬季需求,同时为商家在节日旺季创造更多商机。
自去年三月管理团队更迭后,饿了么在新的管理班子领导下,于10月的即时电商未来商业峰会上首次公开了“1+2”战略。这一战略旨在巩固餐饮外卖这一基本盘业务,同时拓展零售和物流两大新增长曲线。
从本季度表现来看,饿了么在餐饮业务之外,对零售和物流的战略性投资正在显现成效。在双11、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期间,饿了么平台上的乐高、松山棉店、倍轻松等品牌纷纷上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饿了么在节庆营销活动中也推出了多种玩法,如现金红包、大牌免单、买1赠1等,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惠,也为商家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尼尔森IQ发布的报告指出,饿了么通过全天候配送和精细化运营,结合跨界联名等创意玩法,成功激活了冬季本地消费新场景。
在物流方面,饿了么本季度重点投入了技术和骑手保障。无人机外卖服务在长三角地区持续落地,突破了传统配送的瓶颈。同时,饿了么还全面升级了骑手冬季温暖包,提供了防风手套、加绒围脖等超百万件冬季物资,确保骑手在寒冷天气中的工作安全。
饿了么的长期投入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显著的利润增长,但却为生态的共赢和持续高质量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慢功夫、稳增长”的策略,得到了阿里集团的支持。
阿里CEO吴泳明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未来阿里集团将继续专注于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以及互联网平台产品。他预计,大部分亏损业务在未来1-2年内将达到盈亏平衡,逐步实现规模化盈利。
对于饿了么而言,来自阿里集团的战略性资源和机遇也是其未来增长的重要动力。淘宝APP首页改版后,小时达业务成为一级入口,为饿了么带来了更多流量和用户。同时,淘宝和饿了么之间的用户权益交互也在不断丰富,为双方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
可以说,饿了么在新三年的起步阶段,不仅在业绩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获得了来自集团和市场的多方支持。未来,饿了么能否凭借技术和AI实现超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