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交通事故频发,2023年记录显示共有25.47万起,导致大量事故车辆的产生。这些车辆的处理方式往往不为公众所熟知,它们中的许多在保险公司判定为全损后,会被转让给具备资质的维修或拆解企业,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然而,保险公司与下游维修、拆解企业的分散状态,以及车辆评估的复杂性,使得这一流程并不高效透明。为解决这一问题,博车网应运而生,作为一家专业的中间服务平台,它专注于事故车辆的评估与竞价交易,有效连接了上下游。
博车网的创始人陈健鹏,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背景,曾在德国汽车产业链巨头及博世中国任职,并在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要职。2014年,他创立恒泰博车,次年推出APP,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业务模式。经过十年的发展,博车网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158家线下服务网点,成为连接保险公司与修理厂、拆解厂的桥梁。
然而,进入2024年,博车网的用户规模和复购率却出现了下滑。与2023年前三季度相比,2024年同期的活跃会员数量减少了10.6%,复购率也从74.1%降至70.7%。尽管如此,博车网在2024年前三季度仍完成了8.74万辆事故车的拍卖,同比增长10.9%。但收入增速已从上一年的33.6%放缓至3.3%。
面对收入增速下滑和毛利率下降的双重压力,博车网采取了削减开支的策略,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然而,这一细分市场的规模波动较大,从2019年至2023年,中国事故车拍卖总量时高时低,即便博车网占据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不过,汽车市场的某些趋势对博车网来说是有利的。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龄老化,新车价格下降导致维修成本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4S店体系的变革,都在推动报废车辆规模的扩大。然而,一旦这个细分市场从当前的低迷状态爆发,行业巨头可能会迅速进入,抹平博车网多年积累的业务优势。
事实上,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已经在虎视眈眈。汽车后市场巨头途虎养车、二手汽车交易平台瓜子二手车、人人车、优信,以及汽车交易信息平台汽车之家等,都有可能涉足B2B事故车拍卖领域。更令人担忧的是,保险公司作为博车网的重要供应商,也可能转变为竞争对手。已有大型保险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汽车拍卖平台,并减少了对独立事故车拍卖平台的供应量。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博车网在事故车拍卖业务之外,积极开展了二手车拍卖业务,试图培育新的增长点。然而,B2B模式并非二手车市场的核心,C2C和B2C模式才是主流。拍卖模式在二手车交易中也不是主流模式,因此很难成为博车网打开二手车市场的关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二手车拍卖的数量、价格和交易总额均出现下滑。
面对这些挑战,博车网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虽然已占据事故车拍卖市场的领先地位,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如何保持市场份额,如何应对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以及如何在二手车市场找到突破口,都是博车网需要思考的问题。
博车网还需要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报废车辆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受到更多限制。如何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实现事故车辆和二手车的有效利用,也是博车网需要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