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赋能科研,大咖共话智能时代科研新范式

   时间:2025-02-22 16:33:28 来源:阿里研究院作者:阿里研究院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的交汇点,一场前所未有的协同革命正在悄然上演。人工智能不仅正深刻改变着科研的范式和方法,还不断拓展着科学探索的边界,为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铺设了新路径。近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举办了一场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研讨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一前沿话题。

会上,多位重量级嘉宾发表了真知灼见。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AI4S(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则是驱动这一生产力加速前进的新引擎。”他的话语道出了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温迪·霍尔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人工智能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特别是在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是能够辅助推理,帮助科研人员发现那些传统方法难以触及的新知识。”

研讨会上,一个引人瞩目的案例被多次提及:DeepMind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困扰科学界数十年的蛋白质折叠问题。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也进一步坚定了专家们对AI4S的信心。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龚克指出,多数科学家认可AI4S的价值,但缺乏技能和计算资源成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障碍。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提出了开源的精神,他认为在人工智能和数据时代,科技创新应更加开放资源,形成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公共产品。

在开放资源的推动下,阿里云等科技企业也在积极行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叶杰平介绍,阿里云坚持大模型开放开源,目前已有9万个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衍生的模型,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欧洲科学院院士沙赫兰·杜斯塔也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Coovally Fabric平台,该平台可实现AI生命周期去中心化管理,具备多种功能,为AI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当然,在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安全和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温迪·霍尔提醒,在使用人工智能处理数据时,必须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确保人们的权利不受侵犯。龚克也强调,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制定标准规范,确保AI4S的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