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地产央国企“瘦身”进行时:多家开年大调组织架构,行业风向何去何从?

   时间:2025-02-22 12:14:36 来源:搜狐财经作者:搜狐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房地产行业内部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特别是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央国企)在这一轮调整中显得尤为突出。继建发房产之后,其兄弟单位联发集团也于2月20日宣布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措施。

联发集团的具体调整包括:将产品设计部和研发部合并为新的产品设计研发管理部,投资发展部被并入财务管理部,营销管理部转型为营销策划管理部,成本管理部则演变为成本与供应链管理部,而信息部则升级为数字智能化管理部。所有城市公司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10个新设立的事业部,如深圳公司转型为大湾区事业部,福州与厦门公司合并成立福州事业部,杭州与上海公司则合并为沪杭事业部等。

人事方面,早在2月17日,联发集团已先行进行了高层变动,建发集团副总经理王文怀被任命为联发集团董事长,原董事长赵胜华调整为总经理。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联发集团从上至下的全面革新。

值得注意的是,建发股份旗下的另一地产平台建发房产,早在春节前夕便已开始对旗下业务版图进行调整,包括将原华东集群的武汉和黄石,以及原海西集群的南昌划入东南集群,华东集群旗下部分事业部也进行了合并。2025年以来,联发集团成为又一家进行“缩编”的央国企。

事实上,自今年1月以来,多家央国企如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大悦城控股等,都纷纷进行了重大的组织架构与人员调整。区域合并成为主流趋势,保利发展合并了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区域的城市公司,中海地产将沈阳和大连公司合并为辽宁公司,大悦城控股则将区域公司数量从7个减至4个。

招商蛇口在华东区域也启动了城市公司的合并,杭州公司更名为浙江公司,宁波公司调整为事业部并入浙江公司。绿地控股则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的4个地产事业部合并为2个新事业部。金地集团旗下金地商置则在集团总部层面撤销了运营中心及华东、华南、华北区域公司。这一轮“向内动刀”的潮流,不仅限于民营企业“瘦身潮”的尾声,央国企和国资背景企业也纷纷加入。

销售市场的持续下行,是迫使央国企进行“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保利发展、建发房产、金地商置等企业的销售额在2024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进入2025年1月,销售下行态势并未改变,招商蛇口销售额同比下降25%,保利发展也下降了11.36%。而联发集团的销售额下滑尤为严重,甚至达到亏损状态,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73亿元。中海地产是上述“收缩”的央国企中唯一销售额同比上升的房企。

尽管央国企仍是土地市场的主力,但在投资端也呈现出收缩和聚焦的趋势。这促使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高溢价地块频出。例如,近期成都、杭州、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多块土地拍卖,溢价率普遍较高,其中杭州临平区某地块溢价率更是高达65%。2月20日,上海和杭州同日进行土拍,多宗地块均以溢价成交,显示出房企对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的浓厚兴趣。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选择确定性更强的区域拿地,已成为房企的共同策略。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头部央国企在2024年均将投资重心放在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上。尽管这些房企的拿地金额有所降低,但投资质量却有所提升。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4年重点40城住宅用地中,“小而美”地块占比提升,房企普遍采取聚焦深耕策略。随着地价上涨和去化速度放缓,以往那种大规模、多期开发的项目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紧凑、高效的项目开发模式。

一位国资背景房企的区域高管表示,现在国企也更加注重快速变现,以往那种大规模开发的项目模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是因为央国企拿地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及部分核心二线城市,地价较高;另一方面,大盘项目去化速度慢,不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