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眼镜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抢眼,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多家相关企业股价持续上涨,其中博士眼镜和明月镜片更是延续了前一日的涨势。
这一波上涨行情的背后,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AI眼镜专项测试的消息。同时,市场上频频传出小米眼镜即将面世的风声,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热情。据悉,中国信通院不仅宣布了测试计划,还发布了RayBan-meta AI眼镜的测试报告,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23年以来,AI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智能眼镜赛道迎来了“技术+资本”的双重推动。从meta与雷朋联名的智能眼镜在社交平台上引爆关注,到苹果Vision Pro引领的空间计算潮流,再到雷鸟、雷神科技、XREAL等新老玩家密集发布新品,智能眼镜市场热闹非凡。AI与AR的融合,正试图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形态。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智能眼镜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门槛高、生态系统不完善、产品同质化等问题,都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既是AI技术落地的试金石,也是一场关于“长期主义”与“短期红利”的较量。
在芯片方面,有消息称小米AI眼镜或将采用高通AR1芯片,这与RayBan-meta AI眼镜采用的芯片相同。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小米AI眼镜定价和配置的猜测。尽管小米方面未对此作出有效回应,但市场的热情并未因此减退。
智能眼镜市场的热闹,也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加入。从创业公司到行业巨头,从互联网企业到手机制造商,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科技公司都开始涌入智能眼镜赛道。雷神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在今年年初发布了三款AI智能眼镜,并宣布已接入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
尽管市场热闹非凡,但并非所有玩家都对智能眼镜的前景持乐观态度。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认为,当前AI眼镜市场的狂热与过去区块链、元宇宙的炒作路径相似,用户体验仍处于“能用”而非“好用”的阶段。他预计,智能眼镜市场的长期发展将更为漫长,需要企业以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待。
在玩家属性上,智能眼镜赛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以雷鸟、XREAL为代表的AR原生厂商,以华为、OPPO为核心的手机巨头,以及以字节跳动、百度、雷神科技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这些玩家在技术和市场上各有优势,共同推动了智能眼镜行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玩家数量的增加,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徐驰指出,随着供应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拆解能力提高,智能眼镜的硬件方案迅速标准化,吸引了大量玩家进入市场。但这也导致了产品功能上的同质化现象难以避免。
面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智能眼镜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有的企业专注于技术壁垒的构建,如XREAL在芯片和光学技术上的投入;有的企业则聚焦于应用场景的拓展,如雷鸟V3配备了“抖音竖屏拍摄优化”功能,雷神的AURA系列眼镜则与电竞生态联动。
尽管智能眼镜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并未减退。雷神科技显示与创新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高燕表示,智能眼镜潜能巨大,预计后续几年将呈爆发式增长。她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眼镜有望在2035年达到与智能手机等量齐观的规模。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智能眼镜的实际使用体验。目前,市场上已上市的产品在AI交互水平、识别速度、续航时长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智能眼镜的生态也尚不完善,缺乏“杀手级功能”。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在未来的产品迭代中逐步解决。
在“百镜大战”的背景下,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