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近期公布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显示,其业务表现远超市场预期,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该季度,集团营收攀升8%,达到2801.5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同比激增83%,净利润更是实现了333%的大幅增长。这份财报被业界视为阿里巴巴AI转型成效的明证,标志着其战略聚焦与AI技术布局正步入收获期。
财报中最为亮眼的是技术投入与商业价值的深度融合。阿里云收入实现了13%的同比增长,重回两位数增长轨道,其中AI产品收入已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高速增长。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即将推出的Qwen2.5-Max深度推理模型已在智能制造、金融风控等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带动公共云客户AI采用率环比大幅提升40%。
在电商生态方面,阿里巴巴同样通过AI化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88VIP会员数量突破4900万,创历史新高。AI驱动的动态定价系统和智能推荐算法不仅提升了平台的抽成率,还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长。跨境业务也因AI供应链的优化而受益匪浅,速卖通Choice业务的单均效益环比改善了28%。
在核心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阿里巴巴还展现出了坚定的战略定力。本季度,公司完成了银泰、高鑫零售等资产的股权剥离,累计退出非核心资产超过千亿元。新零售标杆盒马鲜生实现盈利,并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提升估值。同时,阿里巴巴持续加码回购计划,剩余额度高达207亿美元,聚焦主业的投资策略也推动了股价的大幅上涨,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30%,创下近三年新高。
阿里巴巴还宣布了未来三年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计划,这一投入将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公司的技术布局主要聚焦在三大方向:一是投资50亿美元扩建智算中心,计划将总算力提升至当前的三倍;二是加速开源生态的扩张,通义千问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9万个,位居全球开源社区首位;三是深化应用层的渗透,年内将上线淘宝AI导购、高德智能导航等20余项AI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合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方联合开发的iOS系统级AI功能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将为超过2亿中国iPhone用户提供本地化的AI服务。这种“云+端”的协同模式有望重塑消费电子与云计算的市场格局,为双方带来更大的商业机遇。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指出,阿里巴巴正从电商平台向AI基础设施运营商转型,其技术复用能力在第三财季财报中已初步显现。随着MoE架构模型的商业化和智算中心产能的释放,2025年有望成为阿里巴巴技术红利爆发的元年。阿里巴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AI竞赛的下半场,战略定力比短期增速更具决胜价值。
近期,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频繁现身,包括出席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等活动。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股价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美股最大涨幅超过80%,港股今日早盘更是大涨13%,阶段性涨幅高达75%,市值增长了1.1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