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本土餐饮品牌文和友以其独特风格迅速走红,成为现象级网红打卡地。然而,随着其向外地市场扩张,一系列挑战也逐渐浮现。
近日,文和友总部宣布广州文和友因租约到期将不再续租,这一消息无疑给外界传递出文和友在外地市场遭遇困境的信号。春节期间,本是餐饮消费旺季,广州文和友却大门紧闭,未对外营业,早有网友猜测其或将面临闭店危机。
想当年,文和友初入广州时,也曾风光无限。热门餐厅前排起长龙,等号时间以小时计,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然而,新鲜感褪去后,广州文和友很快便陷入争议。从项目风格定位到商家餐饮品质,均被指不符合广州本土市场定位。
有网友评价广州文和友的做旧风格与80年代广州人的城市记忆不符,更像是纯粹的网红餐饮店集合体。商家价格昂贵,口感特色不足,对于讲究美食的广州本地人而言,体验一次便不愿再来。无法吸引本地消费者,广州文和友似乎更适合外地游客作为广州新地标来打卡。然而,其选址又过于偏远,对于专门前来吃饭和拍照的游客而言,性价比不高,最终导致餐厅不像餐厅,景点不像景点,缺乏竞争优势。
广州文和友的闭店并非个例。其扩张的第二站深圳文和友同样面临困境。深圳文和友自开业以来,经历了多次更名和主题更换,但始终未能赢得市场认可。空铺率居高不下,经营状态堪忧。即便在转型后,市场反馈依然不佳,目前仅有少数商家在正常经营。
文和友在外地市场的失利,根源在于其根植于长沙的本土文化情怀难以在外地打动当地消费者。同时,其“餐饮+文化”的模式也显得过于单薄,难以深挖当地文化故事。这一点在其迟迟未能落地的南京项目中也有所体现。虽然一度签约南京项目,但因难以提炼代表南京的文化特色标签而搁浅。
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文和友团队依然对其竞争力和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表示,文和友对标的并非普通美食街或美食城,而是迪士尼,致力于成为“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然而,从目前的扩张情况来看,这一梦想显然屡屡受挫。
近日,有消息称文和友已经转战太原,开出了华北第一家店。然而,文和友总部却对此予以否认,称该项目不属于“文和友”品牌,而是旗下子公司的合作项目。这也意味着,自深圳文和友之后,文和友品牌再未有新项目落成。
如今,广州文和友已经倒闭撤走,仅剩下深圳文和友还在苦苦支撑,证明着这一现象级超级商业体是可以对外复制的。然而,其还能证明多久,却充满不确定性。对于文和友而言,已经站在了转折的十字路口。如果不能解决“单一场景依赖”和“文化输出能力不足”的问题,跳出“餐饮+文化”的套路化模式,将“市井情怀”转化为可迭代的文化产品,那么其将难以真正走出长沙,实现成为“餐饮界迪士尼”的宏大愿景。
在文和友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餐饮品牌的扩张并非易事。要想在外地市场站稳脚跟,不仅需要独特的风格和美味的食品,更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挖掘当地特色,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