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迎来震撼消息!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最新力作——Grok-3大模型横空出世,据称表现已超越当前主流AI大模型,瞬间引爆全球科技圈。
马斯克亲自宣布,Grok-3不仅是地球上最聪明的AI,其计算能力更是前代Grok-2的十倍有余。在直播演示中,Grok-3在数学、科学和编程等领域的基准测试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成功击败了包括谷歌Gemini、DeepSeek的V3模型、Anthropic的Claude以及OpenAI的GPT-4在内的多个强劲对手。
演示环节亮点频现,Grok-3不仅成功帮助火星飞船计算航天发射窗口,还巧妙地将俄罗斯方块和消消乐两款游戏“合二为一”,展现了其强大的应用潜力。马斯克还透露,Grok-3通过数据反复校验和逻辑一致性实现,有效减少了AI幻觉现象,即AI编造与现实不符但看似合理的信息,这一改进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Grok-3的辉煌背后是高昂的训练成本。据马斯克透露,该模型使用了高达20万块英伟达GPU进行训练,这一数字远超此前版本,尽管有猜测称可能进行了后续扩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DeepSeek在资源利用上显得更为经济。
业内专家对Grok-3的评价褒贬不一。OpenAI前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西在体验两小时后认为,Grok-3在深度思考模式下与OpenAI的最强推理模型o1 pro相当,且略优于DeepSeek的推理模型R1,但并未形成压倒性优势。有观点认为,美国AI大模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足的算力支持,而Grok-3的参数规模可能远超DeepSeek-V3的6710亿。
尽管如此,Grok-3的问世再次证明了国产大模型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面对美国算力储备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国产大模型在参数压缩、算法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这也引发了关于算力是否决定AI发展的广泛讨论。以xAI的计算机集群为例,其规模巨大,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还消耗大量电力资源,一年电量消耗相当于15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电力支出高达约1.3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开源成为AI领域的新趋势。马斯克表示,Grok-3将在未来实现开源,而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也发起了关于开源模型大小的投票,探讨小型但需在GPU上运行的o3-mini级模型与手机大小的开源模型哪个更有用。这一动态表明,开源将推动AI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降低门槛,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AI大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