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领域近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普通话成为了该领域活动的通用语言,这一变化被一位香港资管界人士所揭示。与此同时,中资公募的香港子公司也在这一新兴领域中崭露头角,频繁与“亚太第一只”、“全球第一只”等创新产品相关联。
早在2022年12月,南方东英便率先推出了亚太首批面向个人和机构的加密ETF,包括比特币期货ETF和以太坊期货ETF,这标志着中资公募正式涉足Web3领域。此后,中资公募在Web3领域的创新步伐并未停歇。
2024年4月,港交所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六只虚拟货币现货ETF成功上市,其中包括三只比特币现货ETF和三只以太坊现货ETF。这些产品的获批机构无一例外都是中资公募的香港子公司,即华夏香港、博时国际和嘉实国际。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中资公募在Web3领域的领先地位。
不仅如此,南方东英在比特币期货ETF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亚洲首只比特币期货每日反向(-1x)产品,进一步丰富了Web3领域的产品类型。然而,尽管香港Web3领域雷声隆隆,但实际效果却略显平淡。截至目前,九只有公开数据的虚拟资产ETF合计规模仅为5.96亿美元,与全球范围内的同类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规模有限,但这些ETF产品中仍不乏亮点。其中,华夏香港比特币现货ETF以2.27亿美元的规模位居榜首,Hashkey博时比特币现货ETF和南方东英比特币期货ETF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然而,与这些中资公募产品相比,2024年1月成立的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IBIT”规模已经超过了550亿美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虚拟币ETF外,中资公募还在代币化基金领域取得了突破。2023年12月,嘉实国际推出了香港首只代币化基金,该基金由meta Lab HK提供代币化解决方案,并仅面向专业投资者。这一创新之举为香港金融机构后续入局代币化市场奠定了基础。
近期,香港的代币化市场将迎来新的变革。据悉,华夏香港将于2月28日发行亚太地区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该基金面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由渣打银行担任代币托管人,并提供传统基金管理和信托服务。同时,SC Ventures旗下的代币化平台Libeara将提供代币化服务。这一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香港零售端初次试水代币化基金,也预示着香港金融市场的进一步革新。
所谓代币化,是指将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化,并表示为可交易的代币。具体到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这一产品,就是华夏香港新发行一只港元货币基金,并由Libeara将基金份额搬到区块链上,以币的形式进行交易。这一创新之举不仅提高了资产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还增强了流动性。尽管目前该基金暂时无法做到24小时交易,但实时交易将是香港零售端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Web3领域的创新浪潮中,中资公募香港子公司无疑成为了领军者。从现货ETF到零售代币化基金,轮番登台的都是中资公募的身影。相比之下,本土港资和国际资管却显得相对沉寂。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可能与香港监管政策、国际资管与香港子公司的交接繁琐以及香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等因素有关。然而,无论原因如何,中资公募在Web3领域的创新步伐已经悄然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