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碳市场2024: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进一步完善体系?

   时间:2025-02-16 02:20:04 来源:小智通作者:小智通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碳市场体系在推动国内绿色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自2011年起,地方碳交易试点项目相继启动,逐步构建出一个涵盖碳排放权交易及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的多层次市场架构。

2021年,全国碳市场正式拉开帷幕,以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纳入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跻身全球最大碳市场之列。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碳价也从初期每吨40至60元的波动区间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90元以上,这反映出市场对碳减排价值的认可与需求的增长。

然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多重挑战。首要问题在于市场覆盖范围相对有限,目前仅限于发电行业,尽管未来规划中将水泥、钢铁等行业纳入考量,但仍需进一步扩大覆盖的行业和温室气体种类。其次,配额分配机制以免费分配为主导,缺乏必要的动态调整,影响了市场的整体效率。再者,碳金融创新滞后,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如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市场参与者难以有效管理相关风险。市场监管力度不足,数据质量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短板,公众参与度不高,这些都影响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针对上述挑战,业内专家建议从制度设计、基础能力建设、市场化程度提升以及国际接轨等方面入手,全面优化中国碳市场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引入配额拍卖机制,优化与减排政策的衔接,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制定并实施统一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从根本上提升数据质量,增强市场信息的可靠性;推动碳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吸引更多市场参与者,提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在全球碳定价和减排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中国碳市场有望在未来成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的支撑,助力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议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