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大战正酣,深圳低调布局,杭州六小龙与深圳七匹狼谁主沉浮?

   时间:2025-02-16 00:21:41 来源:湾流经济评论作者:湾流经济评论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年伊始,全国各大城市对于AI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一个名为DeepSeek的企业在杭州的崛起,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家企业不仅成为了业界的新星,也让人们开始反思,为何这样的创新企业没有在自己的城市诞生。

广东,这个孕育了众多科技巨头的省份,如今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不过并非因为新的辉煌,而是因为“AI三杰”——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kimi创始人杨植麟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何恺明,尽管都是广东本土人才,却在外地大放异彩。这一现象让广东遭遇了来自全国范围内的质疑和反思。

然而,深入分析后发现,广东的科技战略理念并非简单的“敢为天下先”,而是更加注重“敢为天下后,在后中争先”。特别是在AI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技术的商业化成为了重中之重。深圳等大湾区企业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深圳,这座曾经因中兴、华为被制裁而陷入阴霾的城市,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崛起。自上而下的集体沉默背后,是企业上下一心、补链强链的豪情壮志。芯片国产替代的浪潮正在深圳滚滚而来,曾经默默耕耘的孺子牛,如今已经豪气冲天。

与杭州的科技企业“六小龙”相媲美,深圳同样拥有科技“七匹狼”——影石、韶音、徕芬、速腾聚创、云鲸智能、奥比中光、安克创新。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内不断突破,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尽管在基础研究投入、大学数量和AI人才数量等方面,深圳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并没有阻止深圳在AI产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深圳现存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五分之一,AI发明专利申请量也名列前茅。

深圳的低调并非因为缺乏实力,而是在中美芯片战的背景下,选择了韬光养晦、疯狂补链的道路。资源向大企业倾斜,围绕华为、比亚迪等大链主企业构建完整的核心软硬件配套体系,以确保不再被别人卡脖子。这种战略眼光和执行力,正是深圳能够在AI产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深圳企业对于技术商业化的拿捏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段永平提出的“敢为天下后”理念,在深圳企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们注重市场需求分析,寻找产品创新点,并通过差异化竞争、综合素质提升等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比亚迪发布的“全民智驾”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争议不断的情况下,比亚迪选择了稳扎稳打、等待破局的策略。最终,他们利用全栈自研的独特优势,在短时间内推出了颠覆整个行业的“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成熟、易用的智能驾驶体验。

当然,杭州在AI产业的发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他们尊重经济规律,相信市场的力量;用高端的气质和文化吸引高端人才;同时,拥有强大的营销能力,能够将科技企业的每一项创新都打造成为爆款。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城市就无法在AI产业中取得突破。广东AI三杰在外地创业的成功案例说明,AI产业的城市战争胜负远未确定。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只要能够抓住机遇、发挥所长,就有可能成为AI产业的新高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