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这家由吉利集团孵化而出的网约车巨头,近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更新后的上市申请,标志着其港股上市之旅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在网约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曹操出行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自2015年成立以来,曹操出行在网约车市场迅速崛起,业务涵盖网约车、顺风车等多个领域。然而,尽管营收持续增长,曹操出行却始终未能摆脱盈利困境。招股书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高达77.73亿元,债务压力与日俱增。短期债务从2021年的23.9亿元飙升至2024年6月底的56.41亿元,长期债务也同步上涨,流动负债净额更是从29.93亿元增长至68.30亿元。
资金压力之下,曹操出行不得不面对庞大的开支。销售及营销费用持续增长,占总收入的比例也逐年攀升,主要源于获取乘客及司机方面的支出增加。同时,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司机的平均每小时收入也有所提升,但这并未能改变公司亏损的现状。
除了财务压力,曹操出行还面临着合规性问题的严峻挑战。在网约车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公司平台上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证的司机数量庞大,占比居高不下。这一问题不仅可能带来巨额罚款,还可能对品牌信誉和市场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司机与用户之间的纠纷也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运营风险。
在市场竞争方面,曹操出行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滴滴出行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75.5%,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同时,新兴平台如祺出行、嘀嗒出行等也相继登陆港股,不断拓展业务,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曹操出行虽然位列第三大网约车平台,但市场份额仅为4.8%,与前两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更为关键的是,曹操出行的业务高度依赖第三方聚合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逐年攀升,佣金支出也随之增加。这种依赖不仅限制了曹操出行成为真正的网约车平台,还削弱了其内在价值。未来,随着公司进入更多城市发展业务,佣金支出及多客户推介成本还将进一步增加。
曹操出行还深受重资产运营之苦。公司采取定制车差异化路线,拥有一支庞大的定制车队。高昂的车辆成本加之与吉利集团的关联交易,使得公司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未来,曹操出行计划继续采购更多定制车辆,这无疑将加大其财务压力。
然而,上市融资无疑为曹操出行带来了新的希望。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有助于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更是其寻求突破的重要一步。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盈利难题,曹操出行还需要在业务模式、成本控制、市场策略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曹操出行能否成功突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