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外卖行业的平静水面下,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北京一家炸鸡店的老板徐飞,用一句“用户付30元,我到手只有8块”道出了众多餐饮商家的无奈。而京东外卖的一则“全年免佣金”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冲击了美团外卖长期以来的6%-8%抽成模式,也预示着由刘强东亲自发起的外卖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京东的免佣政策直击要害,对一家月销售额20万的中型餐饮店而言,每年能节省至少10万元成本,相当于为店铺增添了两位员工。不仅如此,京东还设立了高门槛,要求入驻商家必须是拥有实体门店的“品质堂食商家”,并派遣专人线下核实。在北京雍和宫周边3公里范围内,瑞幸、海底捞等知名连锁品牌迅速响应,而众多小型作坊则被拒之门外。
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美团措手不及。消息公布次日,美团港股股价应声暴跌6%,市场反应强烈。然而,京东的真正杀手锏在于其强大的物流体系——依托达达130万骑手和京东仓储的“分钟级配送”,用户在京东点外卖时,配送员甚至可能正背着笔记本电脑顺路送货。这种高效配送能力,无疑为京东外卖增添了极大的竞争力。
然而,在商家们为免佣金政策欢呼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少隐忧。一位经营鸡架的单体商家展示了一张订单截图,标价19.8元的商品,在扣除平台抽成、配送费和用户补贴后,实际收入仅为3.63元。尽管京东暂时免除了佣金,但商家仍需承担每单3-5元的配送成本,以及满减红包等隐形费用。更严峻的是,同一份鲜虾云吞,在京东上的实付价格高达36.41元,而美团上仅需24.98元。在配送时效上,京东承诺的36分钟送达也落后于美团的30分钟。有店员坦言,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京东也能点外卖。
面对京东的猛烈攻势,美团迅速展开了反击。其构建的745万骑手配送网络、7亿用户的消费惯性以及上千家小米门店接入的3C配送能力,构成了短期内京东难以逾越的壁垒。据中信证券测算,若京东要抢占15%的市场份额,每年需持续投入18亿补贴,而美团只需将佣金下调2个百分点即可化解危机。然而,刘强东的野心显然不止于外卖市场。他希望通过外卖业务吸引用户,进而带动3C数码产品等低频商品的销售,实现“高频带低频”的战略目标。
在这场混战中,消费者似乎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北漂青年何嘉欣抱怨道:“美团首页永远都是那几家店,红包还总比同事少领5块。”京东入局后,美团紧急升级算法,将北京地区的平均配送时效缩短至28分钟,并试点“超时不扣钱只扣分”的新规。饿了么也趁机推出“免佣季”,承诺返还优质商家10%-15%的佣金。这种竞争态势迫使外卖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
有趣的是,这场战争还催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场景。深圳某火锅店老板同时在三个平台推出不同套餐,利用比价漏洞赚取三份补贴。而监管部门也开始关注佣金透明度问题,未来可能会要求平台公开抽成规则。这无疑对美团按销量阶梯涨佣的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如今,随着达达骑手同时送来奶茶和笔记本电脑,这场战争的胜负似乎已不再重要。商家们多了一个选择,骑手们也多了一份议价权。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终于不必再为了凑满减而多点两份小菜。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