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客,这一电商推广模式,简而言之,即为通过分享产品链接促成交易,并从中获取佣金。这一模式在商业社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电商平台、公众号推文以及直播领域,以CPS(Cost Per Sale,即按销售付费)形式广泛存在。淘宝客这一名称,源于阿里巴巴的早期推广,并沿用至今。
淘宝客行业的生意模式呈现多元化,主要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普通商家直接推荐产品,门槛相对较低,只要有社交资源,便能开展。这一模式考验的是私域运营能力和选品文案技巧。以推广拉面说为例,图片精美、话术吸引人,便能提升转化率,进而增加佣金收入。
追溯淘宝客的历史,不难发现其经历了起伏。从2013年至2017年,淘宝客生意异常火爆。当时的佣金比例可高达95%甚至99%,原因在于淘宝客带来的销量能为商品增加权重。新品上市时,往往需要借助淘宝客快速冲销量。然而,淘宝客的命运与电商平台政策紧密相连,一旦销量不再计入权重,淘宝客的影响力便大幅减弱。
第二类模式,返利机器人自动化查询推荐产品,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操作者,难点在于规模化运营和风险控制,同时考验低成本获客能力。这类模式常见于微信群,群主每天分享低价刚需产品,如日化用品、食品等,这类群被戏称为“白菜群”。淘宝客可分为白菜型和导购型,导购型淘宝客则活跃于知乎、什么值得买等平台。
第三类,招商团长模式,专为商家提供产品推广服务,适合有多年行业沉淀的团队,要求具备强大的销售、渠道合作和商家服务能力。招商团长需具备良好的人脉资源和商务拓展能力,通过与流量大户合作,为商家提供高折扣、高转化率的产品。
第四类,开发独立导购平台,这一领域对普通人而言并不友好,且已无明显红利。此类平台,如各种优选、好省等,本质上依赖拉人头模式。社交电商App面临流量熵增问题,即推广停止后,流量和日活将持续下降。对抗这一问题,要么依靠自传播,要么持续投入推广,但后者投入产出比不佳,难以持续。
第五类,工具类服务商,扮演“掘金者卖铲子”的角色。如提供机器人工具、淘客平台源代码等,这类服务虽多,但竞争激烈,难以脱颖而出。在这一领域,壁垒越高,门槛越高,收入也越高,但风险同样巨大。历史上,什么值得买(被戏称为“色魔张大妈”)在千团大战时,通过向美团、糯米等平台出售流量,赚得盆满钵满,成为招商团长领域的佼佼者。
无论是做社交电商还是互联网项目,技术、产品或流量能力虽重要,但都不如资源整合能力。混圈能力,即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最为顶级的。这种能力往往被忽视,却是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在电商和互联网行业,能够长久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往往是那些擅长资源整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