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外知名科技媒体Wccftech报道了瑞穗银行分析师维贾伊·拉克什对英伟达未来业务的预测。据拉克什预计,到2027年,英伟达通过人工智能业务或将收获高达2590亿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1.89万亿元。
然而,英伟达近期的股价表现并不理想,这主要归因于投资者对公司利润率的重新评估,以及Blackwell显卡交付延迟所带来的压力。英伟达在2024年已公开承认,Blackwell显卡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导致成本上升。而到了2025年,这款显卡的交付问题似乎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拉克什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他预计2025年上半年,Blackwell显卡的交付情况将依然不容乐观。基于这一判断,他下调了英伟达第二财季的收入预期至36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76.66亿元。
拉克什进一步提到,GB200显卡的冷却需求是导致订单推迟到年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如此,他依然对英伟达的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他预计,AI加速器的总可寻址市场(TAM)将达到3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5万亿元,并预测英伟达将占据其中74%的市场份额。
与英伟达相比,其竞争对手AMD在AI市场的表现则显得逊色许多。据预测,AMD在AI市场的份额预计将仅占4%。而博通和Marvell等设计的定制AI芯片预计将占据21%的市场份额。
过去一年中,AMD的股价下跌了34%。华尔街对AMD能否在竞争激烈的AI市场中脱颖而出,以及维持个人计算市场的增长前景表示担忧。与此同时,英伟达也面临着来自市场的诸多挑战。
对于截至1月的第四财季,有机构预计英伟达有望实现375亿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2735.01亿元,以及0.83美元的调整后每股收益(EPS)。然而,由于Blackwell显卡的交付预计会推迟至下半年,该机构下调了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预期至411亿美元,并将每股收益预期下调至0.89美元。
尽管如此,该机构仍然认为英伟达在当前财年(截至2026年1月)的收入将达到1960亿美元,高于之前预期的1890亿美元。这一预测表明,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英伟达在AI市场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