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家曾被誉为智能驾驶领域独角兽的企业——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近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员工们纷纷爆料称,公司已连续四月未发放工资,社保也被断缴,而创始人疑似失联,这一系列事件让这家昔日的明星企业瞬间跌落神坛。
纵目科技上海总部大楼前,原本透明的玻璃大门如今被不透明贴纸覆盖,仅留侧门供人出入,且有三名保安严阵以待。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公司内部已空无一人,非员工人员一律不得入内。据知情员工透露,公司已处于停摆状态。
纵目科技的员工陈墨(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公司从辉煌到衰败的全过程。他表示,从去年11月开始,公司便出现了经营困难的迹象。原本应按时发放的工资被延期,随后又推出了新的工资调整方案,税后月薪万元以下的员工全额发放,万元以上则封顶万元,剩余部分待融资到位后补发。同时,公司取消了2023年的绩效奖金,并暂缓发放2024年的13薪。然而,这一方案并未能缓解公司的困境,反而让员工们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时间推移至2024年12月,纵目科技再次调整工资发放规则,但员工们并未如期收到工资。至此,公司的欠薪问题已愈演愈烈,大部分员工已被拖欠四个月工资。陈墨透露,创始人唐锐曾在内部表示春节前融资将到账,并承诺发放所有欠薪,但这一承诺最终化为泡影。
更让员工们心寒的是,1月26日,八位高管在公司账上转走88万元后集体离职,并带走了公司的公章。这一行为不仅让员工们对公司的信任彻底崩塌,也让他们的维权之路更加艰难。陈墨表示,这些高管中包括公司法务总监、财务总监、人事总监等关键职位,他们的离职让公司的运营雪上加霜。
面对公司的突然解散和欠薪问题,员工们不得不走上维权之路。康德智库专家、北京清律(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鹏帅建议员工们采取行政投诉、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权,并强调在第一时间固定证据的重要性。他提醒员工们要注意合法合规维权,避免盲目行动而贻误战机。
纵目科技曾是国内ADAS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其创始人唐锐更是拥有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和深厚的行业背景。公司曾备受资本青睐,先后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一度超过90亿元。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自身经营的不善,纵目科技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盈利难题一直是纵目科技面临的首要挑战。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连续亏损,净亏损额超过13亿元。同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也连续三年为负。核心客户的流失和决策上的失误更是加速了公司的衰败。在持续亏损和IPO受阻的困境下,纵目科技曾尝试自救,但将精力放在了机器人业务上,这一决策并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在纵目科技的地下停车库内,数十台曾被寄予厚望的蚕丛机器人静静地躺在那里,它们见证了公司的兴衰历程,也成为了公司衰败的见证者。如今,纵目科技已倒下,但它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敲响了警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洗牌的到来,中小智驾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